中国审计目前面临的挑战
发布日期:2025-08-28 浏览次数:
中国审计目前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多的机关、企业等组织采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实施后,必然对传统审计产生重要影响。信息系统电算化后的变化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挑战,对传统审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变了审计线索。计算实施后,会计数据的存储介质和形式、会计数据的生成和传输方式发生了变化。审计人员很难甚至不能用肉眼跟踪会计业务的处理,也不能用传统方法检查会计档案数据的安全性、有效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因此,这种变化必然会影响审计工作。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审计线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肉眼可见的审计线索,如输入的原始凭证、会计凭证等原始文件、打印的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另一种是肉眼看不见的审计线索,如存储在软盘或硬盘上的会计数据库数据等。这两种审计线索相互交叉,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会计系统的数据库。为了更有效地审计计算机会计系统,必须在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提出审计要求,系统中的各种数据文件都应留下审计线索,除了确保会计数据文件的打印和输出外,还应以可审计的形式存储和保留会计数据文件。审计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轻松获取被审计单位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文件,通过必要的数据转换成为审计人员可识别的数据文件形式,然后重新组合和处理各种数据,以达到审计目的。
2. 扩大审计的内容和范围。会计实现电算化后,由于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审计人员除审计原审计范围和内容外,还应审计以下事项:①对系统程序进行审查和检测;②审查系统本身是否合规、合法;③对人员控制、职责控制、输入控制、修改控制等系统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审;④检查是否建立了机房管理制度,如机房安全管理制度等。 [论文网]
3. 改变审计的技术方法。审计人员应将电子计算机作为一种强大的审计工具。此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可以更快、有效地完成审计、检查、分析、比较等审计内容,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4. 影响审计标准和标准。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由于审计对象的重大变化,审计线索和审计技术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应建立适合新情况的宴请标准。美国、日本、英国和其他国家都制定了计算机审计的审计标准。在国际审计标准中,也有专门的规定,详细说明了计算机审计的范围、目标、程序、技术和方法。我国《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标准》也涉及计算机辅助审计,但对于日益发展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和随后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情况,审计标准仍存在许多差距。因此,应建立相应的新审计标准和标准,如电算化审计人员培训考核标准、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审计标准及其内部审计标准、审计应用软件标准等。
5.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要求。由于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处理的信息系统更复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计算机、电算化信息系统、会计、审计等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建立新的岗位责任制和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如岗位可分为系统管理员、操作员、凭证审核员、系统维护员等。会计软件虽然增加了安全可靠性措施,但并不意味着审计人员可以降低工作难度和对自身素质的要求。面对会计电算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大部分审计人员并不熟悉,计算机犯罪也呈上升趋势,很多问题不容易发现。因此,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传统的审计技能,还要有丰富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如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系统测试等相关知识,甚至要求相应的审计程序能力,提高各种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提供真实、正确、完整、高效的审计信息。
- 上一篇:中国审计界面对挑战采取的措施
- 下一篇:会计信息系统(AIS)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