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中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

发布日期:2025-08-15 浏览次数:

管理会计的起源一般被认为是20世纪初西方工业革命和管理的产物。20世纪初,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功,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生产经营从产品时代进入市场时代,生产经营复杂,管理知识需求相应增加,管理理论,以泰罗为代表的管理理论相继建立。随着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作为其组成部分和具体管理方法体系的“标准成本体系”、“全面预算体系”、“标准差异分析”相继引入会计,形成了管理会计的雏形。后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复杂性不断提高,管理会计逐渐从早期的应用工具发展为参与决策,最终上升为战略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学科理论。
中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大约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短短20年,管理会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许多事实证明,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和定额管理向成本和价值管理转变,从项目和部门管理向综合管理和战略管理转变。随着理论研究的扩大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现代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呈现出日益一体化的趋势,人们的眼睛已经从过去转向现在和未来,开始从整体和战略的角度管理财务活动。管理会计的发展在指导和改善我国的管理和宏观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并不长。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我国管理会计仍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研究范围、实际应用等方面需要改进和丰富,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钩现象更为严重。从本质上讲,管理会计服务于内部管理,不注重管理会计的应用,很难说其管理工作会取得多大的成果。管理会计理论的实践在中国仍存在一些脱节。
管理控制系统
对于管理控制系统,应根据高层、中层和基层的划分进行研究。但事实上,管理会计对中基层管理控制系统的研究较多,对高层管理控制系统的研究一直相对薄弱。原因是高层管理控制与法人治理重叠,法人治理是管理、经济学甚至财务会计的研究专利。中国公司的法人治理或高层管理主要是与西方国家的公司相比建立的。在这方面,中国的理论界和实践界存在误解:
1.中国公司能否成功引进西方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答案不确定。原因是西方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西方政治三权分立制度在经济生活中的翻版,两者是相互条件的。中国在政治上不是,即使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可能实现三权分立。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独立引进法人治理结构的成功概率很小。众所周知,一个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与公司所在国家的政治治理结构是一致的。我国实际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根本没有引入西方公司的做法(虽然我们已经写在公司法里了)。相反,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关系更接近党委书记与中国政治首长的关系。
2.西方的法人治理结构并不是最好的,而且有很多问题。其中之一是将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固定在如何让所有者“控制”经营者上。中国和外国的实践证明,这是徒劳的。无助于解决内部控制问题。此外,随着历史的演变,西方特别是美国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也不再符合美国人的价值观。
3.对法人治理结构的误解源于对所有制的误解(类似的误解存在于国家权威文件中)。在很多人中,私有制是指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企业,而公有制是指国家独资企业。事实上,与我国集体所有制相比,公司制也是公有制。此外,公司或公司资产的所有权和公司部分股权资本的所有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可以说,“国有资产”的概念并不严格)。自改革开放以来,将所有制改革视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观点。今天的解释只不过是说,作为股东的国家将“驱逐企业”。但事情并没有结束,企业仍然存在问题,依靠所有制改革已经失败。应该看到,根据公司主体或跨越所有制的观点,公司是公司本身,是一个地方:企业家展示管理寻求报酬,股东投资寻求红利,信贷者发放贷款寻求利息,员工提供劳动工资,供应商提供产品寻求销售收入,客户购买消费或进一步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等。
上述分析表明,法人治理结构是各方合同关系的网络,是一种内部控制系统。这不仅需要研究内部控制系统,还需要研究适合这种内部控制系统的控制程序设计、激励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