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效益审计的内容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投资效益审计的内容

发布日期:2025-08-09 浏览次数:

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审计机关应“积极开展效益审计,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争取2007年投资效益审计力量约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投资审计也必须满足这一要求,逐步实现从传统财政和财务收支审计向经济效益的转移。本文讨论了投资效益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投资效益审计的内容
 
投资效益是指在投资活动中消耗或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与有用效果的比较,即投资活动中消耗与收益的关系。投资效益审计是指对投资活动所消耗和收益进行监督、评价和建议的活动。基于此概念,投资效益审计应包括:
 
(1)审查建设项目决策的正确性。过去,审计发现部分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不足,地质勘探不明确,存在应对现象,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不负责任,决策草率,官员意志严重,直接导致项目布局不合理,或污染严重,破坏环境,经济效益低,损失浪费惊人。因此,投资效益审计必须首先审计建设项目的决策,包括勘探设计单位的资质、拟建规模是否科学合理、项目选址是否符合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项目论证是否可行等。
 
(2)审查建设项目的概算。建设项目概算是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的投资估算框架内编制项目从准备到竣工所需费用的重要文件,是控制和确定项目成本的依据。审查概算包括审查概算的编制和实施,其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1.审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2.审查设备费用。
3.审查项目包括土地、幼苗补偿费、拆迁安置补助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勘察设计费、办公生活家具购置费、研究试验费、生产职工培训费、联合试运行费、建设期贷款利息等费用。
4.审查概算的执行情况。
 
(3)审查建设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建设资金的使用贯穿于建设项目从准备到竣工的全过程。管理和充分利用建设资金对提高投资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设资金使用审计应以资金流程为主线,从项目审批到竣工资金管理和使用,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1.审查建设资金是否符合专款专用原则,是否存在挪用资金的问题。
2.审查各类债权是否真实合规,是否有不合理的资金占用。
3.检查建设支出是否真实,是否存在虚列支出后转移资金的问题。
4.审查工程结算是否合规,是否存在多计多付工程款的问题。
5.审查工程专家咨询费、业务活动费、广告费、赞助费是否真实合规,是否存在商业贿赂问题。
6.检查内部收据存根是否纳入财务账户,是否存在基础设施收入等收入,形成账外资金问题。
 
(4)审查施工工期和设计能力的合理性。施工工程工期分为合理设计工期和实际工期,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工期也分为设计工期和实际工期。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早期阶段,实际工期越短,投资效率越高。同样,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早期阶段,实际生产能力越短,投资效率越高。因此,已完成的建设项目应审查以下四个方面: 
 
1.通过设计工期与实际工期、设计生产年限与实际生产年限的比较分析,评价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对投资效益的影响。
2.通过设计概算与实际完成投资金额、施工成本与单位生产能力投资的比较分析,对工程造价进行评价。
3.通过对可行性研究与实际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经济指标的比较分析,评价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盈利能力。
4.通过现金流量分析,对项目还款能力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