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管理会计规则的框架
发布日期:2025-08-04 浏览次数:
人本管理会计规则的框架
(1)人本管理会计规则的含义和特点
在人本管理会计有了一个普遍理解的概念体系之后,其进一步释放就是制定具体的规则。正如前面所述,目前西方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制定了管理会计准则(孟焰,2007)。本文认为,管理会计倾向不同于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称为标准更不合适,“规则”更合适。这就是“准则”和“规则”之间的区别。“准”有批准、照准、许可的含义,而“规”“说文”则说,规有法律,也有模范、典范的含义。因此,该准则相对强调允许性和允许性,具有较强的强制性。例如,财务会计准则具有相对外部强制性的效果。人性化管理会计则不同,是由群体共同制定或形成的模范或典型做法,即较好的做法。当然,规则也有一定的效果要求遵循,但效果程度弱于标准。本文将人文管理会计规则定义为基于人文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结合人文管理会计实践环境制定的指导人文管理会计实践的方法和制度规范。其主要特点是:(1)人性化管理会计规则具有指导性,不具有法律约束力;(2)人性化管理会计规则是基于人性化管理会计的概念框架和指导;(3)人性化管理会计规则相对稳定,随着现代管理和现代组织的发展而相应发展;(4)人性化管理会计规则强调道德目的下的道德原则(公平、善良、人性化等),作为仲裁和处理企业内部利益管理的基石;(5)人性化管理会计规则以一定的企业文化环境为适用标准,即人性化管理会计规则更好地适用于以人为本、基本组织文化的企业;(6)人性化管理会计要求企业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仅对其他市场类型的企业具有参考意义。
(二)人本管理会计规则的结构框架
目前,制定以人为本的管理会计规则几乎是一个空白。一些国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涉及传统的成本管理会计准则,但只处于初步讨论阶段。在这一领域,中国仍在争论是否应该有管理会计准则。目前,主张制定管理会计准则的代表是杨雄胜教授和孟燕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
1999年10月,杨雄生教授在南京大学举行的“管理会计与应用研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管理会计准则制定问题》的主题报告,介绍了美国管理会计准则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制定管理会计准则的必要性。中国管理会计准则包括11个方面:管理会计定义和基本活动、管理会计基本工作准则、单位内部物理控制准则、内部会计控制准则、会计预测决策准则、预算管理准则、成本会计准则、责任会计准则、会计政策制定和实施准则、会计组织责任准则和管理会计实践评价准则。孟燕领导的研究小组(2007)认为,相对成熟的准则可以像制定财务会计准则一样制定,不太成熟或不确定的可以暂停。他们认为管理会计准则主要包括操作管理准则、时间管理准则、责任管理准则、目标管理准则、成本管理准则和预算管理准则。
本文的观点是,该准则的强制性色彩过于强烈,更适合定位为规则。对于企业来说,其管理是自己的内部事务,外人无权干涉,但可以根据先进的理念、现代管理理念和现代组织学制定以人为本的管理会计规则。如果我们制定的以人为本的管理会计规则能给企业带来价值,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这些规则就可以逐渐以自己的品牌受到企业的青睐。一是可以用以人为本的管理会计规则指导和规范企业管理,修复社会人文生态;二是可以促进以人为本的管理会计规则的自我更新和完善。那么,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会计规则呢?基于结构主义理念,本文仍从以人为本的管理会计规则的内部结构来论证。
在确定人本管理会计规则的结构之前,必须首先确定人本管理会计规则内部要素的组成。由于有人管理会计的概念框架,人管理会计规则不需要制定类似中国财务会计基本规则的基本规则,而只需要从具体规则开始。但对于具体规则应该包括哪些部分,目前还没有现存的观点。这可能与传统管理会计本身不系统有关,但本文要构建的人文管理会计是一个逻辑一致的完整框架体系。因此,人文管理会计规则的要素和结构的研究取决于一般科学方法论的核心部分――“三论”,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这三个理论是以系统论为基础的,三者融为一体。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以人为本的管理会计规则应首先具有系统的完整性,即以人为本的管理会计规则的要素应能够完全包括企业的所有管理实践。根据一般接受的管理程序学派的观点,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许多相互关联的功能。它可以定义为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过程,以便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徐国华等,2006)。因此,人本管理会计应涵盖从组织目标的形成到组织目标的实施的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人本管理会计应通过信息的形成和信息的处理,达到有效控制和管理的目的。本文认为,根据管理程序学派的程序化思想,定义为以人为本、为基本价值创造支持决策和管理控制系统的人本管理会计规则可以设置为六个部分:组织战略形成规则、具体战略行动规则、战略行动单元分解和行为单元链动态形成规则、信息构面和价值管理规则,整合行为单元链的人本管理会计报告规则、人本管理会计报告分析和战略反馈规则。这六个部分从组织指挥作用的组织战略开始,围绕如何实现组织战略从整体到局部,从先到后,链接顺序,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反映了时间顺序和程序思想,完全涵盖了企业行为价值管理(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管理环节)的全过程(如图3所示)。具体来说,组织战略形成规则是对组织战略形成的惯例和做法的规定;战略形成后,战略应转化为操作层面的具体行为。因此,这一过程的制度规范和实践是具体的战略行动规则;战略具体行动后,下一个核心环节是分解战略行动单元的战略主题或目标,形成更具体的行为单元。该行为单元具有动态特征,根据时间维度进行动态调整,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单元链;行为单元链形成后,进入最关键的基本操作层面,这一层面是对成本、时间、质量、弹性、价值等客户价值主张要素的整合和分析,这是最复杂、最繁琐的环节,产生大量的行为价值信息和密集的控制管理过程;收集、整理和分析整合行为单元链的信息结构和价值管理中形成的大量以人为本的管理会计信息,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会计报告;以人为本的管理会计报告主要是整合行为单元链的价值管理和信息结构的信息集成,而完整的信息反馈需要在分析以人为本的管理会计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整个过程的战略反馈,以确认和修订组织战略的内容。这个过程是一个完整的信息流闭环。
- 上一篇:人性化管理会计理论概念的框架
- 下一篇:人本管理会计理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