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现状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管理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现状

发布日期:2025-07-26 浏览次数:

管理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现状
 
(1)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现在许多国有企业管理者对会计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记账”、在“支付工资”等固有层面,会计仍被视为只有加、减、乘、除功能的“计算器”,但管理会计的概念相对薄弱,对管理会计的本质认识不够。企业的权利高度集中在高级管理人员手中。会计的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监督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管理者热衷于追求当年的“经营业绩”、“利益最大化”,会计人员无法及时“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导致管理会计信息严重滞后于经营管理现象,无法满足管理会计对经营管理的有效作用。
 
(2)由于管理会计过于“专业”,无法在管理中普及
 
作为一套复杂完整的财务管理和管理控制体系,管理会计运行需要点,要求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基于优秀的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大量的管理学科和管理知识,使管理会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但现在企业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是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很多企业会计人员不同时具备管理知识,而专职兼职管理人员不同时具备管理会计知识。从全国来看,企业也普遍面临会计人才短缺的局面。管理会计人力资源配置“紧”,导致现有管理会计人员在“报销”和“统计”上疲惫不堪,使得他们没有精力实践管理会计,大部分都无法实现“管理”。虽然有的会计人员学习了一些管理会计知识,也有一定的管理知识,但由于一些企业对管理会计“过于专业”、“不理解”,大多处于纸上谈兵阶段,没有机会进行系统的实际操作。因此,企业管理会计必须面对“无人可用”、“无地方可用”的局面,使得管理会计因为过于“专业”而无法在企业中普及。
 
(3)经营管理中的经济责任风险一般在“事后”归类为管理会计
 
在实际操作和运营过程中,目前很多企业既没有建立管理会计组织,也没有培训相应的管理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本身也没有机会和积极性应用管理会计。由于员工参差不齐、相关监管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作为管理会计系统的直接运营商,会计往往没有这种能力。在工作中,他们往往转移决策者和运营商的意愿,“事前审计、事中审计”的功能得不到有效保障。管理会计的功能是“事后才知道”,“生米经营成熟饭”。一旦发生经济责任风险,就会归因于管理会计的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