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完善路径
发布日期:2025-03-15 浏览次数:
重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完善路径
重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完善和健康发展需要紧密结合重庆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商业银行、融资担保机构、第三方评价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和金融机构采取多元化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式,充分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
1.加强企业创新研发,提高知识产权价值
发现和实现机制应将专利导航纳入重庆“2+10”战略性新兴产业和“6+1”支柱产业发展计划,引导企业将知识产权投资提高到研发投资的10%以上,提高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加强企业创新研发,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发明专利;在此基础上,通过专项支持和指导,优化专利布局,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扩大市场优势,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同时,要增强企业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意识,提高知识产权的实现价值。
2.优化政府引导作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要充分发挥政府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支持和指导作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进一步修订完善《重庆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管理办法》。著作权、商标权、商业秘密、商号、专利许可使用权、商标许可使用权、著作权许可使用权等知识产权纳入质押标的范围,进一步拓展和创新质押融资方式,建立不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相应设置程序和备案方法;完善信息流通机制,规范质押贷款流程,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市场化和标准化水平。二是及时调整政府财税支持政策。随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范围的扩大和市场的成熟,政府出台的财政和税收支持政策应进行动态调整。在当前阶段,市场培育不能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分开,但当市场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时,政府应逐步减少市场干预,重点培育市场实体、竞争机制和市场秩序规范,不断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运作水平(张贵群,2016)。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工作协调机制。由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涉及面广,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不能闭门造车。积极与金融、金融、银监会、保监会、法律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共同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全面深入发展。
3.培育地方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
目前,重庆几家具有无形资产评估能力的机构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影响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因此,要努力完善知识产权评价规则,加强知识产权评价管理,披露知识产权评价程序,明确知识产权评价责任,加强知识产权评价监督。一是加快培育地方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建议重庆知识产权局和贷款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培育专业的地方第三方知识产权评估机构,避免过度依赖外部评估机构的不利影响。二是规范知识产权评价标准。建议在版权局、工商局、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的指导下,邀请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领域的专业评估师和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制定合理、有效、权威的知识产权评估标准,在全市范围内对不同的知识产权进行相对统一的价值识别(蔡尚伟等,2012)。三是建立评价责任制。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应对商业银行、出质人或借款人负责,并制定详细的责任制。一旦出现过失、重大错误和虚假评估,确保责任明确,降低出质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增强其交易信心。
- 上一篇:经济主体参与不足,市场规模小
- 下一篇: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