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主体参与不足,市场规模小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经济主体参与不足,市场规模小

发布日期:2025-03-15 浏览次数:

1.高度依赖政府,市场机制不完善
 
从理论上讲,在信息完整、市场成熟度高的市场环境中,知识产权可以与银行自由连接。一旦发生风险,银行也可以通过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实现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弥补损失。因此,在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中,政府的主要功能是创造市场环境,提高市场执行效率(陆明等,2011年)。但由于重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刚刚起步,市场发展成熟度不高,大多数符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条件的中小企业都处于成长期。因此,重庆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表现出对政府的强烈依赖,政府自上而下的指导、推广和支持作用显著,市场化程度不高。具体来说,完善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需要完善的价值评估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和处置实现机制作为支持。然而,重庆在这三个方面仍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寻求解决方案。
 
(1)价值评估难。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一直被称为经济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分离和定量,即如何将知识产权的作用及其效益从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和总效益中分离出来,同时以系统的工程原理和经济数学的方法给出定量的评价(江春等。,2009)。由于起步较晚,我国没有权威完整的评价体系,知识产权评价专业人员和权威评价机构的缺失,评价市场的混乱,知识产权在其质押评价过程中难以形成各方认可的权威价值。就重庆而言,虽然引进了北京连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但重庆严重缺乏具有无形资产评估能力的本土机构,与实际需求形成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全面推进。
 
(2)难以控制风险。由于知识产权融资作为无形资产的高风险,为了全面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补偿机制。2015年,重庆市财政通过科技专项资金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或保险补贴和风险补偿,调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但实现政府风险补偿政策和机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面临巨大挑战。
 
(3)现金难以实现。虽然我国有开放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但发展不成熟,交易程序不完善,市场存在感不强。此外,知识产权实现渠道有限,可转让性低。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虽然设立了知识产权交易分公司,但交易信息不够透明,质押处置实现渠道不够畅通。一旦出现贷款风险,风险就无法快速有效地控制和分解,这将对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经济主体参与不足,市场规模小
 
与江苏、广东、浙江、京津沪相比,重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市场规模较小,主要受金融机构、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市场实体参与不足的限制。一是金融机构参与度低。与银行其他贷款相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最大风险来自于其不稳定性。部分知识产权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侵权纠纷,其产权所有权也成为问题(严鸿雁等,2015);知识产权对象的无形性也决定了银行不能直接占有质押物,这违背了银行确保资金安全的要求。因此,高风险是银行不愿涉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主要原因。重庆有20多家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但主要集中在重庆银行、三峡银行和招商银行重庆分行,其他银行实际参与较少。二是企业参与度低。就重庆而言,符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条件的企业较少,绝大多数企业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准备不足,加上质押融资信息不对称、程序环节复杂、融资经济成本高,导致企业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热情不高。三是中介服务机构参与度低。据重?C市知识产权局统计,重庆市知识产权服务单位仅占所有服务单位的0.5%,从业人员仅占0.1%;只有20多家专利代理机构,几乎都不涉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由于上述限制,重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与先进省市差异巨大。以2015年为例,重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为4.4亿元,专利权质押融资金额前十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次为山东(80.26亿元)、宁夏(71.46亿元)、广东(58.94亿元)、辽宁(41.92亿元)、浙江(36.38亿元)、北京(33.60亿元)、内蒙古(30.05亿元)、福建(23.16亿元)、江苏(21.95亿元)、四川(20.40亿元)(王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