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投资风险管理
发布日期:2024-12-15 浏览次数:
养老投资风险管理
1.构建养老金投资风险组合
在如何构建我国养老投资组合方面,由于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资本市场以来收益良好,可以借鉴社保基金入市的做法,在投资中引入精算概念,加强养老金精算管理,综合考虑市场类型、监管规则,特别是风险偏好、年龄、财富等个人特征,采取循序渐进的投资策略,降低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投资比例,将收益确定、风险较小的固定收益投资项目保持在较高的固定投资比例以上,逐步增加对股票、期权、期货、资产证券化产品等高风险、高收益项目的投资,也可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和优质外国债券项目,但为了控制风险,应限制增长和进取投资的比例,坚持长期、多元化的投资策略,随着市场的变化调整投资策略,如牛市可以增加股票等风险投资的比例,增加固定收益资产(马红谷鸟,2013年;蔡筱,2014;薛惠元,2015;曹冬梅,2015,姚金海,2016)。
2.养老金投资制度建设
养老投资制度建设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将制度层面的建设分为宏观层面的国民经济制度和政策控制,以及微观层面的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要加快完善养老金和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推进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形成市场化利率机制。同时,要不断推进养老金多层次体制化改革,建立健全养老金风险控制体系,建立多元化养老金管理机构(林毅,2005;张松,2005;张健,2008;唐运舒等,2012)。第二类是从定义政府职能提出制度建设建议,中国应重新定义政府作用,减少行政干预,分离基金行政职能和投资管理职能,实现养老投资市场经营管理模式,避免过度保守和过度政治干预(张翠英等,2008年;朱文生,2010;倪受彬,2014;沈澈,2014;熊军等,2014)。第三类是从养老金投资监管层面提出的制度建议。学者认为,要建立各类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和协调监管体系,密切跟踪演变,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刘昌平,2007);武萍,2008;王桂新等,2015;邓大松等,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