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如何完善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

发布日期:2024-05-25 浏览次数:

如何完善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
 
1. 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制度的计算机化
 
行政单位内部财务会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专用资金和证券的收付、部门财务的发放和使用、与单位负债有关的资金的发放和清算。会计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实现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事业单位涉及的会计类型很多,如果只是简单的用手工统计来核算会计账目,会大大降低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实现财务会计算机管理系统可以保证会计算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财务会计,不能实现单位会计的有效管理。因此,建立信息会计系统并不意味着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因此,仅仅依靠计算机软件系统并不能充分处理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次,要不断加强会计网络系统的建立,确保会计审计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最好管理一定的账户登录权限,共享系统中的会计账户审批资源。最后,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管理也要做到。根据单位内的不同层次和岗位,划分计算机使用权限,尽量实现专人专机的管理模式。在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方面,财务会计应反映预算执行控制和资金使用的监管目的。
 
2. 有效推进单位内部预算管理信息化改革
 
由于行政单位内部会计较多,许多预算成本的建立都是基于临时需要,缺乏长远规划。一方面,加强预算管理可以保证行政单位年度资金使用的完成,也可以有效防范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风险。财务计划人员要能够利用信息化的方式正确管理单位内各方面的关系。机关和单位应当成立预算管理小组,领导由各部门领导担任。日常财务管理机构一般设在财务部,确保年度预算和编制监督工作的顺利实施。其次,要不断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透明度和标准化。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当根据预算指标制定详细的算法和实际操作规范,使每一个数据都有证据可依,有规则可依。在不涉及单位财务机密的情况下,尽量公开预算编制内容,使单位每位员工都能认同预算的公平性和严肃性。许多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错误。主要原因是这些行政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年初预算执行,部门财务预算控制管理能力差,约束力有待提高。因此,笔者认为,行政单位的预算执行应依靠现代信息计算系统而不是手动操作。一般来说,这种先核算后管理的手工操作方式必然会导致预算失控。目前,许多行政单位的预算执行控制相对滞后。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超出预算、无法预算的财务事项不能及时控制。其次,行政单位的预算执行效率较低,不能动态监督实际情况。现在很多行政单位都采用了类似POS机的网络结算系统。该网络支付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预算的动态管理。这样,行政单位的预算执行控制就从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变为当前的计算机管理,即单位内所有相关财务事项的业务查询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结算。所需结算财务事项在单位年度预算管理范围内的,予以清算;超出预算的,不予清算。这从根本上解决了财务预算管理的滞后问题。通过实现计算机网络结算系统,动态约束预算执行控制,确保行政单位各部门对资金的需求。
 
3. 实现行政单位项目资金数字化管理
 
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不仅仅是财务部的内部问题,其他一些非财务部门也应充分配合财务部门解决现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行政单位财务部的管理只体现在如何做好行政单位“钱袋”的管理上。其他非行政机关项目部门应加强与财务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项目预算支出的具体情况,以便更好地安排和节省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因此,现在许多行政单位已经开始在财务部和项目管理执行部门之间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主要可以实现几个方面的功能。首先,财务部可以利用平台发布一些财务信息通知;其次,可以设置一些年度预算和资金使用信息查询,鼓励项目部动态掌握项目资金支出和收入;最后,可以设置一些论坛沟通模块,如留言簿,主要目的是让行政单位各部门与财务部沟通,在提醒栏中,可以及时报销或结算项目部门,督促按时处理。综上所述,信息化是财务管理部门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我国行政单位财务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4. 结语
 
随着信息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逐渐开始了信息建设的道路。为了满足财务管理现代化的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我们的理解,提高财务部对资本预算的管理能力。通过对相关参考文献的研究,结合作者多年的财务管理经验,分析了财务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财务管理标准化制度、成本报销、财务审计管理等;提出如何从信息建设的角度探讨如何促进行政单位财务管理过程的系统化和标准化,如实现会计制度的计算机化,建立单位内部预算管理和项目资金应用的信息互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