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发布日期:2024-04-12 浏览次数: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深入,以网络和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深化财政改革,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是深化财政改革、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我有幸参加了工作单位的财务信息化建设项目,对财务信息化工作有了一定的熟悉和了解。本文将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工作经验,对新形势下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顺利进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一、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机关事业单位作为提供公益服务的组织,通过开展相关文化、卫生、教育、科研等公益活动,达到提高我国整体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1]机关事业单位是我国重要的社会工作部门和机构,其财务管理水平在促进机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是我国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要求,是促进社会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大力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以改进财务管理模式为切入点,通过信息技术开展会计预算、会计、预算、分析、控制和决策,是构建财务管理新模式、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随着财政预算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深化,机关事业单位的收支方式逐渐从传统的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我国信息披露工作的不断推进,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越来越成为舆论的焦点。如何及时准确地完成账簿,建立阳光财政,接受公众监督,是机关事业单位面临的重要课题。这也要求各机关事业单位对财务信息的控制要求要达到与过去资金控制同等重要的水平。促进财务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财务管理信息化、精细化,是为了适应当前财政改革的新需要,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创新发展。
 
二、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缺乏总体目标和计划
 
机关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在宏观框架和建设理念中进行系统规划和整体设计。在实际工作中,机关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信息技术建设质量和效率低下,财务信息共享程度低,资源浪费。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本级及其直属单位共使用8个财务软件,每个财务管理软件都是为某一财务领域的需求开发的软件。软件相互独立,没有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业务模块不连贯,预算、会计、资产、预算等密切相关的业务相互分离。由于这些系统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无法进行数据交换,难以满足财务信息共享集中的要求。
 
(2)内部控制基础薄弱
 
财政部发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对机关事业单位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信息化建设将对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产生重大影响,有利于信息环境下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目前的财务管理软件功能单一,主要以会计管理为核心,是一般手工记账的简单模拟,不能为财务监控、分析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难以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就笔者所在单位而言,目前财务系统内部控制建设仍处于区分不同工作职能和岗位工作职责的初始阶段。处理控制模式固定简单,远远不能满足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目前,在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主要是会计管理和提供原始报表,不能充分整合和利用财务信息资源,削弱财务分析和决策监控功能,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真正优势,不能满足公共机构深入改革的发展需要。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在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之初,财务信息不及时,财务数据传输能力低已成为当前财务信息化形势的突出问题。一是信息传输相对滞后,现有财务信息不能满足各类信息用户对财务信息的需求。比如过去的财务信息只能由会计人员查询,各职能部门无法及时获取相关财务信息,导致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整体工作效率低下。二是财务信息统计和规格的多样化,对相关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及时性要求越来越高。财务部经常根据财政局、单位领导、业务职能部门的不同要求进行不同的数据口径统计。比如三公资金的管控、预算执行分析、财务信息的披露、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残疾保险金收支的披露,因此获取数据和信息尤为重要。三是单位财务管理体系和财务业务管理与单位相关业务体系独立,数据不能共享,业务数据和会计数据检查困难,导致财务资本活动透明度低,质疑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不能对财务过程实施有效管理和综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