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运行现状
发布日期:2024-04-08 浏览次数:
目前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运行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系开始慢慢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中医院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中国的医疗改革政策也逐渐从试点实验转变为实施。特别是,一些公立医院以前依靠政府补贴来维持经营。现在,随着医疗改革的实施,它们已经转变为直接收入的机构,其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从我国医院当前财务工作的实践来看,由于主客观原因,存在许多明显的缺陷。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主体严重缺位
虽然我国很多医院都设立了财务管理部门,但由于高层领导对财务工作的认识过于片面,他们认为医院的主要职责是做好医疗工作,改善医疗条件。诚然,医院管理的重点应该放在医疗上,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仍然不容忽视。对于医院来说,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不是财务管理部门独立的事情。财务管理的内容其实包括很多方面,包括领导、协调、组织、策划等。显然,目前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存在严重的主体缺失。
(2)财务管理没有更好地发挥价值
从目前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的方式方法上,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坐在办公室对医院的账单、审批文件等进行审批,财务管理工作内容没有与时俱进,财务管理人员更愿意继续从事原有的财务工作,不愿意增加工作内容。而且,由于医院领导干部没有正确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对促进医院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性,也没有过多干预财务管理工作,在医院新住院处等一些重要事项的决策中,没有过多的邀请,甚至根本没有邀请财务管理人员参与,也没有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一些专业的建议。
(3)缺乏人力资源,尚未形成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
由于我国医院将工作中心和重点放在医疗事务上,在人力资源配置上,更注重从事医疗事业的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员,对从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重视不够,尤其是随着医改政策的实施,这一缺点无疑得到了揭示。一些大型医院,甚至是被选为甲等医院的大型医院,只有两名具有专业知识的财务管理人员。此外,由于我国财务管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新时期,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改革可以看作是摸石头过河。许多措施和建议仍处于理论阶段。此外,部门领导对财务管理缺乏正确认识,投入资金极其有限。因此,我国大部分医院尚未形成对我院财务工作的切实可行的监督体系,导致医院财务工作过于随意,难以充分发挥医院财务管理的积极意义。
- 上一篇:加强精细化财务管理
- 下一篇:向精细化方向转变粗放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