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中财务管理评价
发布日期:2024-03-26 浏览次数: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中财务管理评价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中的财务管理评价方法很多,主要包括AHP和综合评价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基于专家学者的主观判断。然而,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通常是不确定的。因此,专家也不可能完全合理地判断各种评价指标。DEA法以客观数据为基础得出最终评价结论,对数据的真实性要求较高,但不能充分反映决策者对各项标准的偏好,不能准确反映某些定性指标[4]。因此,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中的财务管理评价问题,无论采用哪种分析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和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采用灰色相关分析法进行评价。
首先,对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中财务管理的评价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定性评价要与定量评价充分结合。因为每个主体对校企合作整体效益的一些“奉献”是无形的或非财务的,不仅仅局限于财务。因此,要充分关注市场调研信息、新产品研发信息、沟通营销信息等各方面的信息,评估每个主体的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要充分重视各主体之间的合作和风险评估,以风险和收益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评估投资机会。
另一方面,要充分结合合作前的分析和合作过程中的评价。合作前认真全面的分析是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基础。关键是分析如何选择合作伙伴。只有做好合作前的分析工作,才能有效保证校企合作的成功。此外,还要不断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过程中的财务状况考核。其次,在系统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经济行为变得更加复杂,会计信息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贫信息”是分析金融体系现状、预测金融体系前景等一系列问题所依赖的信息,这是金融体系的“灰色”[5]。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灰色特征的财务信息,如果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法,就无法得出科学准确的财务评价结论。由此可见,以校企合作为评价目标,其本身具有非常典型的灰色性。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满意财务状况指标序列”需要以相关财务指标为依据,严格按照评价财务指标数据确定,然后以此序列为参考依据,评价对象的实际序列和参考序列可以共同形成灰色评价样本空间。严格地说,灰色相关分析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模型。
第一种是动态模型,一般适用于评价不同会计年度同一合作项目的财务状况。这种评价方法必须依靠不同历史时期项目的财务指标,所有评价数据均来自不同历史时期的同一主体。其实质是分析项目在一定会计年度运营过程中财务状况的变化方式。从具体的计算方法来看,它与静态模型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灰色财务评价的动态模型评价结果要求在合作过程中找到项目财务状况处于最佳状态和最差状态的会计年度,为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经营决策和会计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静态模型,主要基于同一历史时期项目的财务指标,所有评价数据必须在同一会计年度获得,最终目的是横向评价项目的财务状况,因此最终评价结论是按好坏顺序逐一排列所有合作项目的财务状况。但由于流动率、流动率、负债率等财务指标越低或越大越好,因此在参考财务状况序列时,应首先设定最佳期望值。对于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和净值回报率越低或越高越好的财务指标,相对容易明确其对财务指标价值的满意度。这样,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项目的多向量共同构成了灰色评价的样本空间,实现了灰色财务评价。它可以对校企合作中的I个不同合作项目进行财务评估,并选择J个财务指标来描述每个评估项目的财务状况,即X(1)X(2),X(3),…,X(J),用向量表示第K个合作项目的J项指标序列,即|XK(1),XK(2),XK(3),…,XK(J)|,在序列中,XK中的每一个分量都能全面反映高会计年度第K个项目的具体财务状况,见表1。
结语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可以实现不同合作主体之间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校企合作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充分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企业逐步走向国际化。动态联盟是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典型方式,因为校企合作涉及多种主体,必须不断探讨和研究校企合作中的财务管理,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效率。
-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财务管理的特点
- 下一篇: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中财务管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