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

发布日期:2024-03-25 浏览次数:

上市公司财务安全评估报告指出,在2014年进行财务安全评级的2213个样本中,高达33.62%的上市公司被怀疑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报表欺诈行为,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据悉,2013年,近30家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被媒体质疑存在欺诈行为。其中,监管部门对勤上光电、紫光古汉、海联讯等公司进行了调查或处罚。下面,我们将与读者讨论如何“实践”财务欺诈。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
 
(1)企业自身利益的驱动
 
我国《证券法》规定,发行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须具有持续盈利的经营业绩。由于这些严格规定,业绩不合格的企业将通过各种手段处理财务报告,达到最终取得上市资格和配股要求的目标;面对ST的公司利用各种财务欺诈手段再次融资资本市场,提高股价,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
 
(二)企业管理层的个人利益驱动
 
上市公司管理者的利益大多与企业的经营业绩密切相关。管理者的经营业绩考核标准往往以企业利润、投资回报率、销售收入等财务指标为基准。显然,企业管理者获得更多切身利益、稳定现有职位的最直接途径是编造虚假会计信息,非法操纵公司股价。
 
(三)上市公司会计准则制度存在漏洞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上市公司会计应遵循稳定性原则,合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没有统一的会计人员专业判断标准规则,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经营利润空间:上市公司不能充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掩盖风险,虚假增加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