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布日期:2024-03-04 浏览次数:

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人员管理意识薄弱,业务素质低
 
财务会计人员对财务管理的若干环节持敷衍态度,监督意识不强,缺乏所有权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质量低下。虽然部分会计人员取得了会计资格,但理论与实践没有很好的结合,导致会计处理不规范:收入不规范、费用处理标准不规范、账目不及时清理、票据不能按规范填写、签字过程不规范、项目费用不按合同或文件进行等。简单地记账,做好报告,也不能参与单位的管理工作。
 
2.预算编制不切实际
 
(1)预算编制不够详细,比较粗糙
 
为了方便下一年的资金使用,一些单位故意扩大收入预算,将不确定的收入项目纳入预算范围。他们宁愿编制大预算,也不愿编制小预算,导致实际收入与预算大不相同。支出预算数据仅在去年基数上进行调整,未逐一分析各项目,导致预算结果与实际支出存在差距,导致编制与实际脱节,失去了预算管理的严肃性。
 
目前,部门预算编制采用两种方法。根据当年的财务状况和上一年的实际收支情况,下一年的收支预计将通过增减百分比的比较来核实。具体项目没有详细说明,预算支出无法逐一核对。
 
在预算实施过程中,支出审批制度不严格,资金用途随意变更,专项资金不专用。年终决算与预算脱节,不能反映预算的计划控制作用。
 
(2)预算刚性损失
 
部门预算在执行过程中不能充分保证预算方案的严谨性,缺乏对预算执行的约束,导致预算表面。
 
3.财务监管措施不到位,技术落后
 
事业单位工作竞争压力相对较小,财务人员懒惰,事先缺乏有效计划,事后财务监督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可行的评估方法,缺乏财务监督。有些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徒劳的,最终领导说了算,单位的财务报销审计是“一支笔”。在资金管理和支出过程中,缺乏相关管理机制的约束,资金产出大量,导致资源浪费。相关岗位设置没有相应的限制,大大降低了财务监督的有效性。有些单位在日常财务管理中不重视计算机的应用,不能借助先进技术创新财务监督和财务管理,使得大量财务信息不披露,难以规范财务管理工作。
 
4.处理不规范
 
非税收入不集中在国库,有时形成账外支出,坐着支付现金。项目资金的支出更随意,一些办公费用和娱乐费用被纳入项目。账户未及时清理,十多年前仍挂旧账户;发票核销不及时,有时发票一年支付。存在原始凭证管理不规范、会计处理不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印章保管漏洞、会计信息扭曲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