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发布日期:2024-02-23 浏览次数: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组织的社会服务组织,主要开展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公益活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是科学合理地分配本单位的资金筹集、预算、使用和监管,实现资金的最大化和有效利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预算管理复杂、成本核算规范、决策信息不平等、风险高的财务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承担风险最小化,实现绩效最大化。但就以往的实际情况而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忽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等,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对策。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各种问题
 
就前几天的情况来看,我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预算管理存在各种问题,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主要如下:(1)由于事业单位没有充分考虑预算编制的各个因素,预算编制的时间往往较短,极大地影响了预算编制的质量;(2)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有待完善,缺乏相关的制度和标准建设;(3)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具体分析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盲目采用“基数法”等不规范的预算编制方法,大大降低了宏观凋零控制的作用;(4)事业单位领导忽视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导致预算管理大多流于形式,随意性强,难以发挥预算管理的真正作用;(5)由于缺乏财务管理监督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财务资源难以实现最大利用率,极大影响其财务管理水平。
 
2.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过低
 
研究调查显示,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难以正确理解国家出台的财政经济政策。同时,财务管理不仅要求员工具备专业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还要求员工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我国大部分从事财务管理的人都比较老,不仅没有专业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而且经常缺乏工作经验。此外,一些财务管理人员的市场意识和风险风范意识相对较低,危机发生时无法正确认识和采取措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盲目地将领导意见作为最终意见,导致财务信息缺乏真实性,从而影响事业单位的效益。
 
3.忽视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考核机制
 
通过观察数据,可以发现我国大部分机构忽视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一些机构领导对内部控制有片面的认识,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做好财政部门的预算控制,没有考虑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同时,个别机构往往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其他机构的内部控制系统“照猫画虎”到本单位。此外,一些机构的内部控制工作往往由财务管理人员承担,大大增加了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难度,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经常混乱。此外,南方机构缺乏必要的监督考核机制,导致贪污受贿、挪用公款。长此以往,事业单位在工作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将极大地影响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