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对策
发布日期:2024-02-20 浏览次数:
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对策
基于以上对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要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应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思想重视,转变传统观念
面对中等学校财务管理现状,学校领导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财务管理。首先,领导要从学校本身入手,重新审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领导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及时组织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相关人员学习国家财政改革政策文件,加强舆论宣传,切实转变“财政改革是学校财政部门的事”的错误思想。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要以身作则,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二是根据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要求,加强学校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督促学校财务机构不断完善和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完善机制,将思想认识融入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供制度保障。具体而言,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层应从根本上改变财务管理理念。一是加强财务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可以有效改变会计部门兼职财务管理的不良现状。对会计部门来说,其职责不仅在于会计,更在于管理。通过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既能保证财务管理的有序进行,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放学校会计部门,使其更加注重会计,加强财务管理。其次,财务管理人员也要加强思想重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技能。在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可以对财务管理方法和手段产生积极影响。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人员应认真总结经验,全面掌握财务管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不仅总结和总结以前的工作,而且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2.优化创新管理机制
俗话说,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是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需要统一财务领导和分级管理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一方面要保证学校各管理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保证中等职业学校对各部门财务管理活动的监督,从而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在此过程中,需要统一领导,其基本要求是财务预算、资源配置、会计人员管理的统一;同时,财务规章制度是中等职业学校财务规章制度和收支计划全面实施的保证,学校各部门应严格执行制度和规定。依托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水平,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法规和有关制度的规定,并反映在制定的内部控制体系中。这是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必须遵守的原则。内部控制系统应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一是在“全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制约的控制制度,即内部平行组织之间的财务监督约束。二是设立专门的事后监督岗位,即除正常财务会计外,还应定期对相关岗位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三是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建立以调查为主的有效监督防线。优化和创新管理机制流程,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综合管理机制。其中,主要包括资金管理机制建设、学校财务人员岗位职责明确等。二是单一管理机制。其中,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三是相关管理制度。其中,主要包括接待、车辆管理等制度。从学校内部建立有效的费用约束控制机制,使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严格按照规定办事,避免资金支出过程中出现跑、冒、滴、漏等问题,全面提高资金的应用效率。
3.加强财务管理实施,创新会计方法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和制度实施监督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财务管理水平,保证不同岗位、不同机构、不同人员的明确权责。在此过程中,要加强项目预算执行、政府采购、绩效考核等方面的管理,不断加强成本报销、应付和应收资金的控制,尽可能消除各种风险,处理管理层面的问题和不足。学校票据应由专门会计人员购买和保存,坚决避免使用不规范的票据。同时,加强办公耗材和实习耗材的管理,完善材料申请和使用程序;充分利用审计、财政、纪律检查等社会监督力量,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管理。在此过程中,应不断创新和改进财务管理方法和会计方法,如引入流程管理方法,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有机结合的会计方法。比如一所技师学院本月的水电费用是10万元,作为本期支付的费用,所以本期必须支付;同时,这笔钱已经支付了,所以应该列为本期的费用。这个时候结算的结果是一致的。然而,在其他情况下,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收付实现制度的基础上,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方法,将收支平均分摊到相应的会计期间,既符合财务规则,又能科学、合理、真实地反映学校的经营状况。
总之,在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过程中,要立足实际,全面分析研究学校面临的现状和主要问题,落实一些有针对性的财务管理措施,真正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中等职业学校的快速发展。
-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 下一篇:构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