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的对策
发布日期:2024-01-26 浏览次数:
医疗保险是患者进行医疗补偿的重要途径。对于医院来说,采用科学合理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医疗水平,规范医疗保险资金管理,有效保护患者的切身利益。医疗保险机构以不同的方式对医院经济有不同的影响。随着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在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
(1)医院与医保经办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谋求健康发展
政府财政部门是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的核心方面。医院只能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从医疗保险费用中获得经济补偿,这是间接的。医院的行为由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和控制,医院的行为受到医疗保险费用管理的限制。因此,在这种运行机制中,医院的运行方式是:政府部门补贴+市场收入=医院服务成本。当政府部门将医院的资本投资与市场的资本投资混合时,可以保证医疗服务的必要成本。随着新医疗保险改革计划的逐步推进,政治法律部门的投资逐渐增加。医院要获得专项补偿,需要与政府部门和医疗保险部门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2)鼓励医院注意内部控制成本
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最直接的目的是以这种方式为基础,影响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医院可以关注自己的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和内部成本控制体系,同时也可以杀死医院更关注医疗用品的浪费。在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中,控制费用的总预付效果较好,总预付可为供应商提供一定时期的医疗保险费用总额。这种预付方式具有控制成本效果好、管理效率高的优点,使医院能够主动合理控制医疗成本,降低成本。
二、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的对策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有许多原则,一方面围绕医院的医疗收入,另一方面围绕患者的切身利益。也就是说,无论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如何改革,患者的自付费用负担都不能增加,医院的纯收入也不能减少。一方面,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另一方面,维护义务人员的合理利益。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和报销比例的不断改革将对医院的实际财务管理产生严重影响。在此基础上,医院需要在现有的医疗机制中推进临床路径和单一疾病收费制度的改革。
(1)临床路径病种成本核算
在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不断改革下,需要实施疾病费用管理,有效保障医疗水平和医疗安全,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在未来的改革中,医院需要积极采取这种方式,坚持成本定价法,在成本核算体系下参与实际定价,使医院的价格和价值真正统一。这种根据疾病支付的方式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路径,使医疗行为相对确定。当临床路径更加标准化时,可以有效避免医务人员诱导需求行为造成的浪费。
临床病种的成本和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医院现有项目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每种疾病的成本项目进行加权平均,最终得到成本核算的基础。
二是结合临床路径,修正成本核算的实际数据。
第三,根据DRGS分组标准,对成本核算数据进行修正。
(2)保证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效率
随着医院医疗设备的不断引进,各医院部门之间的辅助管理逐渐增加。为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成本核算,在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下,积极保障医疗质量,有效提高医疗效率。在医院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反映医疗服务的安全性、质量和成本控制。同时,为了实现良好的医疗管理机制,需要取消医务人员的奖金晋升压力。同时,还需要对各医院部门的主任提出要求。一方面,科室主任是科室的优秀领导,也需要管理各科室的医疗保健。科室主任应积极向科室成员通报成本核算信息,开展创收活动,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从服务患者的角度来看,直接支持部门产生的成本属于间接成本,医院成本核算主要面向额外负担,重点控制成本。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提高了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从医疗管理、医疗服务和成本管理的角度增加了成本控制,有效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成本控制热情。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变化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促进医院与医疗保险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寻求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医院注重内部控制成本。
- 上一篇:医院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 下一篇: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在内部控制视角下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