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水平的战略
发布日期:2024-01-21 浏览次数:
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水平的战略
(1)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负主要责任。[2]因此,为了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事业单位领导应从思想上改变对财务内部控制的现有认识,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参与事业单位的管理和决策。同时,领导应对单位全体员工开展专项活动,建立财务内部控制知识,使内部控制意识深入每个员工的心中,确保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做好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财务内部控制人员的职责,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提高其他部门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视程度,使其他部门更加积极配合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这两个方面的改进都需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的制度,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进行规范化的指导和约束。因此,有关部门首先要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部门建立内部管理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和方向,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要用完善的制度约束其他部门,提高他们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促进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发展。
(三)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完善的入职培训可以让基础扎实的会计专职人员快速了解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充分了解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员工可以有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入职培训,对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
事业单位只有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增强内容意识,才能发挥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使事业单位的发展如鱼得水。
- 上一篇: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 下一篇: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