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方法和途径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方法和途径

发布日期:2024-01-19 浏览次数: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方法和途径
 
一是严格执行《行政机构内部控制规范》,不断加强国家有关法律建设,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效保障机构会计管理的漏洞和不足,从法律角度保障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和监督。目前,新颁布的《会计法》明确规定了会计监督的具体范围和监督权限,加强了处罚力度。一旦发生违法行为,要用法律手段严惩违法行为,不断加强有关法律的实施和建设[3]。
 
其次,鉴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责任制不明确,虽然部分单位负责人承认对单位负责,但一旦会计问题,他们会互相推卸责任,找到解脱或逃避责任的方法。因此,建立责任明细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对个人负责,加强各单位负责人对财务管理的监督管理,避免各单位部门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应明确,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责任不仅在于单位领导,还在于单位内部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如财务主管或会计主管。
 
第三,要强调不相容岗位的分离。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编制有限,人员紧张,岗位安排不合理,很多单位存在一人多岗、兼职不相容的现象,管理漏洞较多。明确不相容的岗位名称和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便于考核、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目前,国家正在推进公共机构改革,部分承担市场职能的公共机构必须进入市场,必须推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有效实施这些公共机构的内部控制,在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环节,应强调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此外,在考虑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时,还应注意直系亲属在相关控制点避免问题。
 
第四,应考虑对业务活动和内部治理的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一样,公共机构的内部控制也应强调全体员工的责任和意识,并贯穿于所有的业务活动和经济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活动,而且要忽视对业务管理活动和内部治理的控制。确保业务活动符合标准,使业务活动和经济活动符合标准,其重要基础和前提是内部治理,因此内部治理控制也应规范。
 
第五,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水平直接影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也影响事业单位的社会公信力。因此,要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运用科学的财务会计基础知识,提高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执行能力和管理能力,逐步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人员思想道德素质和诚信建设的培养。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建设,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简而言之,公共机构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不仅需要逐步加强对公共机构财务管理的国家控制,而且需要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同时,还要注重公共机构财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更注重加强公共机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不断满足公共机构财务管理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