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发布日期:2024-01-14 浏览次数:
近年来,我国高校高度重视和认真贯彻国家有关高校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政策法规,大大提高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产生了大量优秀的科研成果,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在现行财务管理制度下,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普遍存在成本核算、监控、浪费惊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导致科研经费使用混乱。因此,加强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其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实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高校科研健康发展,实现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教育部、财政部、科技部近年来分别出台了《高校财务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等相应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强调高校要严格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对财务管理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收入管理
高校科研项目有三种资金来源:纵向资金、横向资金和自筹资金。目前,横向资金占科研项目资金的很大比例。但是,无论哪种资金不能自行管理和随意使用,都必须纳入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实施统一管理,并按照管理规定实现专项资金的使用。由于科研项目资金来源渠道不同,管理程序往往比较复杂。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不同的资金来源渠道、从项目审批到资金到位的时间跨度不确定、到位资金数量、科研项目资金分年分阶段支付等因素,使得科研管理部门难以掌握,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及时储存收入资金。
(2)预算管理
科研资金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是科研资金的预算管理。制定和实施预算管理目标的主要目的是为科研项目资金的使用提供详细的计划,将有限的资金分配给最合适的项目和人员,为科研资金使用全过程的分析和监控提供良好的研究参考。科研项目资金的预算水平决定了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对科研项目发展预期目标的影响。高校应重视科研资金预算的编制,提高科研项目资金使用的效率和合法性。
(3)成本管理
科研项目的成本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间接成本,指“设施与管理成本”;二是根据实际需要预测直接成本。目前还没有建立完整的科研成本管理体系,大部分高校往往实行集中管理部门制定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预算通常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成。很多人认为财务管理只是管理、收钱、用钱,没有成本管理意识。一些高校的研究人员认为,如果科研经费是他们最终获得的,就应该由个人控制,他们想用什么就用什么,造成管理混乱。高校必须加强科研经费成本核算管理,建立成本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四)分配管理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从科研经费中提取科研管理费,一般作为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的管理费,调整学校内部分配收入与各部门的利益。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还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制定科研经费总额的分配比例、范围和方法,充分发挥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激励作用和最大效率。
(5)财务分析
科研项目资金财务管理的重点往往是日常资金收支会计,对科研资金预算的实施和整体资金运作没有详细的财务分析。年终将科研资金决算纳入高校年终决算报表编制,无法确认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严重影响科研资金的财务管理水平。因此,参照企业财务管理方法,按照有关规定编制各类科研资金报表,加强财务分析,真实客观地反映科研资金的收支情况。
- 上一篇:应对未来我国基本养老金面临的财务缺口的建议
- 下一篇: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