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欺诈概念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财务报告欺诈概念

发布日期:2024-01-09 浏览次数:

1、研究背景和意义
 
财务报告欺诈问题历史悠久,受到会计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2011年,美国天然气巨头安然突然申请破产。正是因为安然突然申请破产,揭露了美国安然的重大财务欺诈,使世界关注金融欺诈。财务报告欺诈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给投资者造成了严重损失,影响了证券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确保会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财务报告欺诈概念
 
财务报告欺诈是指当事人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篡改真实会计数据,以获取不正当的巨额利润,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章制度,难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考虑到我国实际经济发展,财务报告欺诈的概念可以定义为:上市公司申请成功上市,在准备申请材料和招股说明书时,以及季度报告、中期报告、年度报告故意虚假增加公司资产和利润、虚假减少费用、隐瞒重大会计事项、不合理避税等方式粉饰报表。
 
3、财务报告欺诈的迹象
 
(1)财务状况的异常变化。一般来说,如果公司财务状况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异常变化,特别是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等项目的价值发生异常、巨大变化,企业可能会进行财务欺诈,创造良好的财务状况。例如,几年前,公司的债务相对持平,一年后突然出现快速增长。如果公司没有新的激增债务,那么公司很可能会作弊。
 
(2)盈利能力的异常变化。如果公司盈利能力波动异常,如几年前公司销售利润率保持稳定水平,但近年来,公司盈利能力意外大幅上升,如果公司产品单位成本、单价、市场供需没有显著变化,与往年相比,公司有很大的财务欺诈可能性。
 
(3)资产经营效率的异常变化。也可以从资产周转率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财务欺诈行为。从资产质量和公司经营效率可以看出资产为公司创造利润的能力。与其他资产相比,流动资产是最容易被操纵的对象,如应收账款和存款贷款。
 
四、资产负债欺诈手段
 
通过粉饰资产负债表上的相关项目,可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但同时,资产负债表的粉饰直接造成重大错报。粉饰资产负债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同时,虚增资产项目与所有者权益项目、虚减负债、虚增所有者权益、资产项目与负债项目相互转化。具体表现如下:
 
(1)潜在的损失。目前,上市公司账面上记录的许多资产都是不良资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上市公司应当按照标准计提坏账准备和资产减值损失,但由于许多上市公司在重组上市时需要包装公司,虚假列出资产,因此没有足够的减值准备。例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科目应纳入应收账款科目,也可以记录一些虚假增加的投资项目,但其本质是不存在的项目或不良资产。或者上市后,公司经营不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项目迅速减值,但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无视资产的巨大变化,仍不计提坏账准备,创造公司经营良好的形象。此外,一些上市公司上市后继续包装企业业绩,采取虚假增加资产,特别是虚假增加应收账款项目数值的行为。这些账面上的不良资产将导致相当大的潜在损失。
 
(2)固定资产和存货项目的欺诈行为。被审计单位高估资产价值,忽视会计准则,利用减值准备增加利润;虚假增加固定资产数量,实现高资产所有权;调整存货计价方法,实现虚假增加、虚假减少资产和存货降价项目的目的。采用不当的会计方法,如随机选择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存货处理方法,达到虚假增加资产、虚假降低成本的目的。
 
(3)实收资本项目的财务欺诈。部分上市公司利用注册资本进行财务欺诈,表现为公司上市后移出注册资本进行外商投资,或者中国上市公司设立公司不遵守公司法规定,公司章程规定的发起人认股比例偏离标准。或者不依照公司法设立股本,公司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不一致,涉嫌逃避。
 
五、财务报告欺诈的治理措施
 
(1)完善公司内部组织审计制度。企业组织内部应建立规范的审计制度,以保持内部审计机构的客观性和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在被审计单位内独立行使审计工作,不受公司内外任何人的指挥和干预。
 
(2)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优化董事会内部结构,确保董事会充分行使监督权,以建立以外部董事为主导的董事会为目标,防止内部董事控制董事会,提高董事会客观独立的管理和监督能力,确保董事会做出公平决策。监事会应积极监督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始终关注企业的财务管理。
 
(3)提高外部审计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在巨大商业利益的诱惑下与上市公司串通,以获得巨大的利润。这一利益驱使会计师事务所失去其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因此,为了保证审计职能的准确发挥,首先要保证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否则与公司利益密切相关的外部审计只能成为维护公司利益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