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财务管理现状及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发布日期:2024-01-08 浏览次数:
目前,我国医院的财务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仍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财务人员的意识仍处于传统财务工作阶段,严重制约了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财政部门和卫生部门实施的新《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疗改革,推动医院财务管理向精细化、精细化、准确化、严格化方向发展,确保医疗资源和资金的合理使用,进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一、医院财务管理现状及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医院财务管理现状
如今,我国医院逐渐转向市场化的商业模式,为了保证医院的效益,需要注意加强财务管理。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医院的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改革和发展。许多医院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的全面性,只通过财务部门进行财务管理,而其他部门没有财务管理的责任,导致财务管理主体不够全面。此外,传统的医院财务管理模式仍处于办公报销阶段,没有建立医院的整体财务理念,即财务人员对医疗服务了解不够,无法结合实际医疗环境和义务工作进行财务分析,无法提出合理的建议。此外,一些小医院缺乏财务人员数量,专业素质低,只能完成简单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不能有效促进医院的整体发展。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成分越来越复杂。如果没有良好的财务管理评价机制,就无法实现精细的财务管理。
(2)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医疗机制的改革,我国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医疗模式,必须完善跨层次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财务监督。随着医疗改革,取消传统药品收入,医院收入来源主要是医疗服务收入和财政补贴收入,即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这些目标,医院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医院的经济活动和会计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医院不仅需要计算医疗服务活动的成本,还需要计算临床教学、科学实验等活动的成本,还需要计算项目成本和单一疾病的成本。因此,医院的财务管理应发展到精细化的管理模式。
二、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和措施
(1)医院精细财务管理的可行性
精细化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主要是细化管理内容,即通过制定精确的计划、决策、控制和考核进行管理。如今,医院开始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管理内容的细化为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精细化的财务管理逐渐成为当前医院管理的主要模式,是推动医院财务管理向新型财务管理职能转变的动力,使医院实现高效、高质量、低成本的目标。如今,医院已经开始实施信息化管理,有效规范了医院的业务和管理流程,提高了财务信息的管理效率,为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提供了保障。
(2)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
1、完善医院财务信息管理系统
医院首先要注重完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确保提高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及时收集和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为医院决策者提供合理的建议,使决策者能够为医院制定适当的发展战略。医院还可以通过财务信息系统明确财务管理的缺点,改进财务管理,促进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加强成本管理和资产管理
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需要应用各种医疗器械和设备。因此,医院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通过实施精细管理模式,确保固定资产的完善,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固定资产的购买、储存和使用必须进行精细管理,以减少资产损失,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此外,医院还需要加强成本控制,通过掌握预算方法,考虑实施成本和效率,确保在成本范围内获得最大效益。
3、加强医院财务预算审计能力
医院财务人员需要分析社会保障支付和医疗保险预付款基金,通过财务预算审计内容调整预算和财务内部控制,提高医院预算能力和会计能力,获取准确的财务数据。医院应规范财务评价指标,及时清算所需扣除费用的细节,确保财务管理的细致性和准确性。
4、库存材料的精细化管理
目前,我国医院库存材料管理模式主要是二级管理模式和条形码管理模式。二级管理模式主要是指材料经一级仓库验收后,由二级仓库收费管理,然后根据二级仓库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补充。条形码管理模式是指材料入库时的代码,材料的使用阶段和转移需要通过条形码记录,以发挥材料控制的作用。将精细管理应用于库存材料管理,需要通过详细的会计科目和材料跟踪检查进行管理,确保及时补充材料,明确当前材料的使用情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逐渐向市场发展,因此财务管理对医院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传统的医院财务管理模式制约了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院财务管理可以帮助医院通过加强资产管理和信息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
- 上一篇:医院财务管理的技术手段
- 下一篇:财务管理内容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