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财务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医院财务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

发布日期:2023-12-28 浏览次数:

城市公立医院在坚持公益、满足公共基本医疗公共服务的基础上,积极面对各级医院带来的市场竞争,要求医院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从作者从事的具体工作实践来看,许多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本文中,作者对如何在新一轮医疗改革的背景下改善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了一些了解。
 
1、医院财务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是在医院整体目标下,在日常经营、管理和业务活动过程中涉及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综合。财务系统管理、财务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内部控制管理、财务分析和评价构成了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财务管理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一样,是医院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医院科学化、信息化、系统化管理的前提。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分级诊疗、进一步开放社会资本医疗市场,必将加剧未来医疗市场的竞争,迫使医院财务管理由过去的“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只有通过加强医院内部财务管理,走内涵发展之路,从管理中寻求效益,才能在竞争中生存。
 
二、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目前,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基础相对薄弱。大多数医院领导和医务人员不了解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流程和财务管理制度了解较少,因此许多医务人员认为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报销和支付工资。由于认识偏差,许多医务人员甚至认为医院的财务管理与个人无关,不再关注医院的财务管理规定。医院工作人员财务管理意识薄弱,医院财务管理流程不合理,财务制度不完善,导致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必然影响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2.资金管理不到位。充足的资金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营的必要条件。做好资金的合理调度和使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公立医院目前的资金管理而言,存在的问题仍然非常严重,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资金使用不按照管理制度进行。受传统事业单位管理理念影响,公立医院尚未建立完善的资金筹集管理体系,导致医院资金运营风险增加。只有将医院的运营成本核算与医院的资金管理相结合,才能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质量。
 
3.固定资产管理存在漏洞。医院固定资产在资产中占很大比重,很多大型医疗设备价值很高,国家资产管理不到位给医院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一些公立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诸多漏洞。在购买固定资产时,缺乏对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考虑,大量资金购买的固定资产利用率较低。后期管理中没有定期的盘点和核查,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台账不完善,造成大量固定资产流失。
 
4.医院未实行综合预算管理。目前,许多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体系并不完善,也没有实现全面的预算管理。预算只由医院财务部门负责,没有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和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机制非常不完善。预算编制范围狭窄,编制内容不完整,仅限于院级预算。医院的预算管理应覆盖所有医务人员,特别是部门负责人应更加重视预算的编制,但责任尚未落实到各部门。医院所做的财务预算对各科室没有约束力,各科室支出资金非常随意。预算内容不全面,只注重财务收支预算的编制,忽视了其他预算的编制。预算编制方法单一,不科学。医院在年度预算中,仍采用增量比例法,即年度收支按一定比例增加,没有充分考虑影响收支的诸多因素,预算不科学,效率低下,导致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资源有限,资金配置不合理,利用不充分。
 
5.成本核算缺乏全面性。根据医院新财务制度的要求,医院应实行全成本核算,核算和反映各级各部门的成本,最终计算科室成本、项目成本和疾病成本。虽然许多医院已经进行了成本核算,编制了直接成本和全成本报表,但仍未建立完整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仍以奖金分配为主要目的,导致成本核算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不能准确地反映医院的成本状况,也不能为医院的价值补偿、医疗支付标准的制定和医院的商业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