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概念框架的国际参考
发布日期:2023-12-18 浏览次数:
一、财务报表概念框架内容
财务报表概念框架内容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财务报表是做什么的。回答这个问题是回答财务报表的目的。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的规定,财务报表通过财务报表提供给信息用户,以了解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财务表现和期末情况。根据信息用户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两个层次:一是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资本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投资、信贷等资源配置决策;二是评价企业管理资源委托责任是否有效履行,做出相应的绩效考核、人事调动管理政策调整和管理奖惩决策。
(2)谁是财务报表的制定者。财务报表制定人的说法大多是:财务报表由单位财务部门人员根据相应的原始财务凭证和相应的格式制定,并由单位总会计师和总负责人签字盖章,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但是,企业财务报表在披露前需要由审计人员审计并由注册会计师签字。因此,此时的审计也具有法律效力,他们也对财务报表的信息披露负责。
(3)财务报表的用户是谁。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和竞争的财务历史。财务报表的用户可以通过解读财务报表来了解企业经营和竞争的历史。因此,财务报表的用户是想要和需要了解企业经营和竞争历史的内外人员。
二、财务报表概念框架的国际参考
自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领导制定全球会计准则以来,国际会计准则一直致力于并试图建立一个概念框架,以指导相关的会计理论概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分析总结各国财务报表要素的组成和标准的不同情况下,提出了财务报表概念框架的编制,认为财务报表概念不是会计准则,不确定任何具体的计量和报告问题的标准,只是为外部用户提供和编制财务报表的概念,因此,他们也承认,在某些情况下,框架的某些要求将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冲突,此时,以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为准,未来需要不断修改。
对于财务报表概念框架的建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主要从定义财务报表的目的、地位、范围、财务报表信息用户、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内容要素、财务报表要素的计量和资本、资本保全等方面对财务报表框架进行界定。概念作为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应包括定义对象的基本属性。因此,在界定财务报表概念框架时,也考虑了上述形式。20世纪90年代,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还提出了建立概念框架,并发布了《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基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建立概念框架的共同点,IASB和FASB在制定概念框架时坚持“目标-信息质量特征-元素及其定义-确认和测量”的内在逻辑关系,即要素应引导确认和测量。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依靠框架内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来确定主体的资产和负债。框架指出,披露不能取代确认,而是对确认的补充。反映当前经济形势和计量未来预期最近更新信息的资产和负债应产生更有用的决策信息。
根据要素,我国2007年实施的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中,首先确认了财务报表的六个会计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并在这六个要素的基础上编制了财务报表。
- 上一篇: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报表概念框架
- 下一篇:综合预算在现代财务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