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高校财务内部系统管理
发布日期:2023-11-11 浏览次数:
1.完善高校财务内部系统管理
1.1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预算控制
1.1.1不注意预算
目前,很多高校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片面认为,只要在财务管理配置过程中坚持随机应变,预算就无法很好地控制大局。他们认为,既然预算需要合理的财务控制,那么直接采用财务控制就更简单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财务预算的主要目的是在事件发生初期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因意外事件而失控[5]。
1.1.2.执行与预算不符
在财务预算的过程中,往往存在预算编制不全面、不到位的情况,导致预算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无法发挥良好的效果。如果达不到控制支出的目标,仍会出现超出预算的财务支出,因此预算成为一个无用的环节。
因此,在高校财务预算的过程中,需要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入手,不仅要考虑当前高校的发展情况,还要综合考虑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需求,这些都是需要纳入预算规范的重要内容[6]。
1.1.3预算执行的随机性
在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部分高校不能严格按照实际预算内容进行预算管理,导致预算失去实际管理作用[7]。
2.资金管理与控制系统
高校的日常经营离不开各方面的财政支持。虽然高校与经济型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性质存在差异,但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考虑资金链的完整性。企业和高校的财务控制管理都需要避免资金管理失控。
虽然高校财务管理是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重要管理部分,但仍需提高学校财务管理的安全意识。如果不能实现系统的综合管理和财务控制,就不可避免地促进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3.会计管理控制系统
会计与会计管理体系是高校经济发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管理和财务控制能有效防止财务账户欺诈,提高实际资金使用效率。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实现了电算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但也会带来一定的财务管理风险。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和高校电算化权限的分层设置是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因此,要加强会计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
4.票据、支票、印章管理制度
票据、支票、印章属于学校收入和支持管理的重要载体。它们也是证明财务支出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注意建立和完善票据、支票和印章的管理体系。这样可以防止高校乱收费,进而保证高校各类收入和财政支出符合财务管理规范的要求。因此,要提高相关管理票据的管理效果,规范财务管理行为,提高财务会计的准确性。2.5资金投入与绩效评价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重点内容,校园资本收入来源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收入模式。资本投入和使用目标明确,项目合理,不能盲目投资,也不能忽视资产投入的实际效果。
因此,应建立合理、可操作的绩效财务评价模式,逐步发展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关键问题。
5.完善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防范财务风险
高校财政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质量,也可以防止高校财务管理的监督和盗窃。例如,2008年,四川省一所高校发生财务管理人员财务欺诈案,通过财务报表的私人变更和累计贪污金额达到420多万元。因此,校园财政收入的150多万元下落不明,高校需要加强财务管理控制,提高财务管理的实际效率。
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引导和完善了校园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因此,高校要完善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加强互联网与信息系统的结合,及时更新财务管理信息,建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电子数据库,定期召开财务公开会,综合运营信息技术,提高财务信息存储能力和实际指导效果。
6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必然与高校发展的各个部分密切相关,影响高校的整体未来发展和个体学生。因此,要不断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为高校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有效促进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无论大学规模大小,都要建立良好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 上一篇:高校财务内控体系建设以系统管理为基础
- 下一篇:电网基础设施财务管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