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政府债务控制的高校财务管理转型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适应政府债务控制的高校财务管理转型

发布日期:2023-10-30 浏览次数:

适应政府债务控制的高校财务管理转型
 
在政府债务控制的背景下,高校的资金来源结构和融资渠道发生了变化,客观地要求高校的财务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得到适应和改变。
 
(1)开展中长期财务规划,促进财务健康运行
 
政府加强对高校债务的控制后,高校债务建设和发展的自主权受到限制,不能像以前那样先用后还。高校建设和发展所需的资金投入必须提前筹集和积累,要求高校统筹考虑和规划资金安排和投入。
 
由于高校财务的主要任务是为学校的职业发展提供财务保障,高校财务的中长期规划必须根据学校的中长期职业发展规划制定,并与职业发展规划保持一致。在政府债务管理的背景下,高校财务的中长期规划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融资能力规划。又称基本支出规划,是指对学校日常基本收支进行年度预测,计算年度基本收支余额。这一余额是学校建设资金的自筹能力,也是学校建设发展资金投入的基本要素之一。
 
(2)资本需求规划。又称项目支出规划,根据学校职业发展规划,科学安排学校建设计划,确定未来规划期内各年度的资本需求。在严格控制学校债务的情况下,从资本供求的角度看,学校建设计划注重控制节奏,有序进行,投资高峰错误,避免集中建设导致资本需求过度集中,违反学校资本周转规律。
 
(3)财务管理方法规划。财务管理方法是指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而采取的路径和措施。在财务规划中,要提前预见学校财务未来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矛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做好预防措施。如:如何解决资金供需缺口,如何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如何提高资金效率等。
 
(2)做好投资分析,避免过度投资
 
在高校债务纳入政府债务管理之前,高校贷款规模不受限制,没有钱成为大学解决项目投资的惯性思维,大学建设规模和规格不合理扩张和提高,项目投资效率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过度投资在许多大学很常见,形成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控制高校新增债务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校过度建设的投资欲望,有利于高校在发展建设投资中理性决策。这些理性决策必须通过科学的投资分析来实现。高校财务要充分发挥经济决策人员的作用,根据学校财力进行科学的投资分析,提高项目投资绩效,避免过度投资和低效投资,为学校领导的建设项目决策提供参考。要实现这一点,一方面要从制度上保证财务分析在经济决策中的地位,彻底改变完全按照领导个人意见进行经济决策的局面;另一方面,要求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财务分析能力,足以胜任经济决策人员的职能,进行科学、专业的投资分析(3)拓展收入渠道,引水灌溉
 
随着高校扩招的进程,大量高校借贷的发展很容易通过扩大办学规模带来收入规模的增长。目前,高校已从规模发展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办学规模趋于稳定,不太可能通过规模发展增加收入。除财政拨款、学费、住宿费外,还必须拓展其他收入渠道,增加其他收入比例。
 
在创新创业浪潮和产业转型时期,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形无形资源,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增加科研、培训、咨询等业务收入;振兴学校资产,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增加经营收入;高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校友资源。在社会慈善氛围日益浓厚的情况下,高校要大力争取社会捐赠。
 
(4)优化支出结构,内部挖潜
 
高校债务控制后,除了争取财政拨款支持外,高校建设投资需要通过自筹资金来解决。自筹资金的筹集往往提前几年积累。高校建设资金投资由“先投后还”转为“先筹后投”,要求高校从日常收支中留出一定的余额,为学校建设发展投资提供财政支持。
 
在收入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加强对支出的控制已成为自筹资金筹集的关键。从高校支出的特点来看,刚性支出占很大比例。一旦支出结构失衡,支出控制空间就会变得有限。因此,科学合理的支出结构是支出控制的有效保障。高校支出分为人员支出、日常公共支出和资本支出。从支出可控性来看,人员支出是刚性支出,日常公共支出是半刚性支出,资本支出是非刚性支出。其中,人员支出比例控制是优化高校支出结构的重点。在高校人才流动性薄弱、工资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一旦人员支出超过一定比例,必然成为高校无法卸载的财务负担,减少高校建设和发展的财务空间。因此,必须从学校长期发展的角度有效控制人员支出,加强预算控制和日常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控制日常公共支出。只有科学合理的支出结构,才能保证财务健康有序运行,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提供稳定的财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