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含义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高校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含义

发布日期:2023-10-07 浏览次数:

随着社会经济和高校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而财务人员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主体,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关键。近年来,由于高校财务人员犯罪率不断上升,二级财务管理部门在高校整体财务工作运作中的重要性,加强高校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是高校财务工作的重点之一。培养正确的财务职业道德观念是做好财务工作的思想基础,是衡量财务人员思想素质的标准。职业道德的提高可以促进财务人员评价和选择实际工作中的道德状况,帮助财务人员纠正思想动机,提高认识,激发工作积极性,认识自身工作的意义和社会价值。
 
1、高校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含义
 
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根据会计职业的特点对财务人员的行为提出的道德要求。这一要求是财务人员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和遵循的行为准则。它规定了财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对待他人,完成自己的工作,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人员。
 
二、高校财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素养
 
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是财务人员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普遍规律的反映,是对会计职业范围内基本职业道德素养的确定和总结。w包括: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遵守准则、客观公正、保守秘密。
 
热爱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这是做好所有财务工作的起点,也是财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首要前提。财务人员应热爱自己的工作,自觉主动履行职责,认真认真,严格遵守财务会计程序,从会计方法、科目应用、账簿设置、会计程序、财务报告等方面确保财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诚实守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基础,是人类最重要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基础,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品质。
 
廉洁自律是新时期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标志。在会计行业,廉洁自律有其特定的含义。诚信要求财务从业人员经得起各方面的利益诱惑,坚持原则,依法办事。
 
遵守准则是指财务管理人员在会计监督过程中,以会计准则为行动指南,以会计准则作为斗争违法违纪的有力武器,通过建立会计准则的权威,维护会计行业的声誉和会计人员的地位,确保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客观公正是指财务人员道德的灵魂,也是财务工作中最重要的职业行为。它要求财务人员客观公正地记录和反映各种经济活动,不能与客观经济事项本身分离进行会计处理,这不仅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财务人员个人道德的体现,财务人员必须正确行使职权,加强道德修养。
 
保守秘密是指财务人员对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有保密义务。特别是面对开放的网络环境,在当今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财务人员必须严格保密本单位的相关财务信息,从不传播。
 
三、高校财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素质
 
高校财务人员是广大财务工作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其专业素质必须高于普通财务人员。众所周知,高等院校是一个人才丰富的教育机构。虽然不能说高校的师生都是社会精英,但他们确实是受过高等教育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一般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尤其是一些受过高等教育、职称较高的教师。因此,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高校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以及更加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在政策允许和合理合规的前提下,他们应该时刻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
 
四、高校财务人员基本岗位职责
 
根据学校财务部门整体财务计划的要求,结合学院的实际经济情况,编制财务预算、收支计划,制定资金筹集和使用计划。负责学院内部审计工作,全面检查学院部门项目资金或教职员工科研资金,同时负责二级单位的会计工作。负责计算学院的报酬、劳动费用的提取、分配和分配。代表学院参与学校相关财务管理工作,编制、审核会计凭证,负责总账和分类账的登记。做好票据收集、使用和上缴的管理工作。
 
五、加强高校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途径
 
首先,高校财务人员必须有正确的思想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明确为员工和学生服务的目的,才能把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放在首位,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财务人员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具有不断努力学习的精神,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沟通能力、财务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判断能力,以适应财务工作的发展需要。
 
总之,高校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不仅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客观发展的要求,而高校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其职能的有效实施起着重要作用。要加强高校财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提高高校财务工作者的行为准则,完善高校财务工作者的工作秩序,使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