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
发布日期:2023-10-07 浏览次数: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实施主要是规范医院医疗保险资金的管理,有效提高医疗水平。医疗保险机构主要根据不同的支付方式进行成本监控。但单一的支付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采用合理、科学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可以消除单一支付的缺点,更好地发挥其优势,有效保护患者的切身利益。
一、现有医保支付方式及其发展趋势
现有世界上常用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主要分为预付款制度和后付款制度。预付款制度是根据病种和疾病诊断所需的医疗费用,预付医疗服务费用总额,改革支付方式可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但过程控制缺乏必要措施,容易导致服务质量低,医疗率和住院率比例高。后付款制度主要根据服务项目支付或服务单位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支付,具有计算直观、操作方便的优点。管理成本相对较低,更有利于医疗科技成果和服务项目的更新和发展。但该支付方式与医疗收入直接相关,容易增加需求,如重复检查、大处方、检查次数过多等,增加一些先进仪器的使用频率,导致过度使用,难以控制成本。
随着近年来国家医疗支付改革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的意见》的颁布,我国医院容易出现的“大处方、过度检查”等现象进行了医疗服务的规划和管理。根据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完善和改进了我目前采用的按服务项目支付方式,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按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支付方式支付。避免一些医院和医生通过多检查、多开药等方式向患者支付更多的费用。
二、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
根据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调查,我国医疗保险覆盖面积与第三方支付费用占医院收入的比例成正比,即医疗保险覆盖面积越大,医院收入的比例越大,保险机构对医院的控制越强。此外,它可以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引导和制约作用,控制成本和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疗制度的公平性,直接影响医院的收支。此外,医疗保险结算中心代表医患支付。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与指定医院协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医院收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医院的经营管理模式,改善“大处方、过度检查”等现象,也可以控制多开药、不合理用药等现象。总之,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可以对医院财务管理产生更有益的影响:
(1)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给医院的收入和成本的内部控制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通过支付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医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减少医院一些先进设备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从内部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其次,总支付可以促进医院控制医疗保险费用,使医院自动降低成本。
(2)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医院产生一定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医院的预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医院的收入。此外,积极与医院建立联系,可以提高和加强对医院成本水平的控制。避免不必要的资金和物质浪费,实现收支平衡。
- 上一篇:企业财务管理通过创新适应经济新常态
- 下一篇:加强成本核算和控制的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