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铁建设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发布日期:2023-10-04 浏览次数:
加强地铁建设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1.投标过程中财务风险控制
做好前期市场调研,对地铁建设项目进行前期评价,量力而行,准确报价。首先,对于第一次接触的地铁建设项目,通过对招标文件和图纸的详细了解、走访和解读,可以充分了解建设项目的工程量、复杂程度和施工现场环境,结合建设企业自身实力,量力而行。二是重视建设单位资质调查。建设主管部门、投标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对建设单位的信用状况、财务状况、项目资金筹集情况、以往项目资金拨付情况和口碑进行详细调查;最后,了解其他投标人的情况,主要包括财务实力、施工技术、施工设备等。通过前期全面、全面、深入的调研论证,根据施工企业的预期收益确定合理的投标报价,准确编制投标文件。
建立科学、规范、透明的投标决策机制。投标决策机制是保证投标决策质量、控制建设项目财务风险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建立分权、相互制约的投资,避免投标决策过于集中,有效防止项目决策者滥用职权,提高投标决策的科学性;加强对项目投资决策的监督审计,重点审计项目财务风险和项目收益,及时纠正简单追求项目规模和数量的投资行为和理念,树立正确的项目投资理念。
2.合同签订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控制
做好合同的审查和分析工作。施工合同应明确施工企业的义务和权利、施工单位的义务和权利、合同价格、工程款的支付和结算方式、工期、违约责任、验收、移交、保修等具体细节;详细明确一般条款、特殊条款和特殊条款,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注意合同中的附加条件,如工程款的分配、履约保证金的支付、税收的支付、大型材料的支付等,以保护施工企业自身的权益。
3.施工过程中财务风险控制
加强施工过程资金管理。营运资金贯穿地铁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加强地铁项目营运资金管理是按时、质量完成施工任务、实现项目利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关键。施工过程流动资金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加强营运资金计划管理,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资金。根据工程进度,施工项目部合理编制月度资金收支预算表。财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资金需要,合理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并下发各责任单位执行。各施工责任单位应严格执行资金使用计划,严格控制无效支出,积极采取措施控制各项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②注意项目资金的使用,逐一跟踪核算。财务部门应加强施工过程中营运资金的投入和使用,严格审查支出项目的合规性和合理性,严格控制资金支出范围,确保项目资金的专项资金。同时,确保责任单位的成本和费用在正常水平范围内,及时纠正异常费用,杜绝一切不合理费用。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①材料成本是影响项目成本的重要因素,也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根据工程施工方案,重视施工材料采购,制定科学合理的材料采购方案。密切关注材料市场供需,合理使用现代金融产品和工具锁定市场风险。同时,注意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价格和增值税纳税人身份;加强施工材料消耗控制,根据工程量确定单项工程材料消耗,严格执行工程消耗材料入库验收和限额收集制度;不断引进新技术,积极采用新材料,加强周转材料管理,提高施工材料的周转效率。②人工成本和机械成本控制。根据施工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计划,合理安排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同时,主体以外的项目可以适当分包给劳动力成本低的施工队伍,降低劳动力成本;合理配置施工机械数量,加强施工设备管理,提高施工设备利用率。
4.竣工结算财务风险控制
及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编制决算报告。施工项目竣工后,应尽快提交竣工结算报告。结算报告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合同条款、施工实际情况和价格调整条款的规定编制。对于因业主原因或设计变更造成的停工损失等成本,施工方应及时在费用发生时进行现场签证,并保管相应信息,供合同价格增加。需要注意的是,签证内容应真实、详细,明确工程量增加金额、具体成本金额等,确保足够的结算收入。保管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如组织设计、交流函、验收清单、材料成本价格调整文件等,是工程结算的直接证据,对维护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 上一篇:地铁建设项目各阶段财务风险
- 下一篇:第三方支付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