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布日期:2023-09-22 浏览次数:
随着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虽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经历了从会计委派制到会计集中核算到国库集中支付的过程,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有人记住了账户,有人支付了钱,单位可以跑腿。各单位的财务管理还必须依靠具有一定财务管理水平的财务人员加强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1、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不能满足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有单位认为,既然是在会计中心记账,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无所谓。他们想用谁就用谁,逐渐把原来有会计资格的财务人员换成既不懂财务制度又不懂会计账目的报销员。这些报销员不仅不太了解本单位的基本财务状况,而且不了解基本账户和账单之间的检查关系。当单位领导想了解财务状况时,他们临时抱佛脚,赶到财务会计中心询问,根本无法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2、原始凭证审计不严格,往往出现不合规、违法的票据。许多单位财务人员在接受单位票据时没有严格控制,许多人认为会计中心审计,原始票据来源、发行日期、业务内容不检查、不审计。有些票据项目不完整,有些用服务业发票报销购买商品的业务,有些甚至用假发票报销。
(2)财政支出计划执行不严格,专项支出用途随意变更
一些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对财务法律法规漠不关心。他们认为,只要是自己单位的钱,就可以随意花,不受财务监督,不受财务法规的约束。支出项目和专项资金的人为变更经常发生。
(三)私设小金库现象
一些单位领导为了方便其不合理、非法票据的报销,或单位部门利益的多重补贴或福利,私下将单位部分收入不按规定上缴财务账户,形成严重违规的“小金库”。这种做法不仅严重违反了“票款分离”、“收支两条线”等财政法规,而且容易滋生腐败,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四)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损失严重
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不够。他们认为财务账户已经记录在财务会计中心,所以他们不需要设置账簿,甚至取消应该设置的固定资产账户。购买的固定资产未登记,国有资产处置也随意。有的未经批准出租或者建立经济实体;有的转让、拍卖固定资产,未经评估低价出让;有的固定资产未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随意报废,导致固定资产大量流失。还有很多流动性强的贵重资产,如相机、相机、便携式计算机等,长期被个人占用。
(5)需要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部分单位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重视不够,导致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相关内容不合理。许多不相容的职位没有按照规定分开,无法达到相互约束和约束的目的。如果部分单位的财务人员既是财务会计,又是办公用品的采购,使会计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监督流于形式。其他单位没有遵守规则,只是将建立的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只是为了应对有关部门的检查。但在具体实施中,大大降低,使内部控制制度名存实亡。
(6)工程投资缺乏监督机制和基础设施项目暗箱操作,有助于腐败的滋生
部分单位对工程投资项目缺乏效益分析和科学论证,盲目决策,对决策执行全过程缺乏监督控制。有的单位不按规定对工程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和暗箱操作。他们经常利用自己的权力,在表面上制造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假象。事实上,他们已经为个人回扣设定了中标人,并公开将公款放入个人口袋。
(7)注意预算收支,忽视预算编制和评估,使现有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认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是从财务“要钱”到“花钱”的过程,对预算编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他们采取了应对的态度,形成了财务决策的随意性,导致了“松散、分散、混乱”的管理现象。虽然有些单位已经编制了预算,但他们并没有跟踪和审计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即使是跟踪调查,也分析肤浅,总结简单,效益评估基本过场,成本评估几乎空白,使得很多项目资金难以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
- 上一篇:街道办事处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下一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