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报账对策研究
发布日期:2023-09-15 浏览次数:
高校财务报账对策研究
(1)建立财务信息交流平台,开发高校财务管理手持式移动客户端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手持移动终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校财务管理软件的研发应用于手持移动终端。通过微信、微博、微信官方账号等交流平台,及时推送相关财务规章制度和规范流程,确保记者第一时间掌握财务和记账信息,增加财务信息自查功能。
其次,及时更新财务信息和财务报销规范流程,特别是高校财务经常办理的科研资金报销、出差资金报销、后勤基础设施维护管理资金报销等涉及的材料和说明,必须明确,跟上国家相关会计政策。新的财务制度应立即变更,并要求各部门相互学习和了解,不仅方便申请人,而且缩短申请流程,提高申请效率,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错误。
最后,建立高校财务科研服务机构势在必行。科研服务机构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管理,为科研项目提供财务管理服务,利用自身财务知识为项目资金预算、申请、管理和后期工作提供专业指导,确保科研资金报销的顺利实施。并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财务报销培训,及时传达政策变更。重点讲解报销流程和要求、辨别真伪发票、发票分类粘贴、文件填写格式要求等报销知识。
(2)实行报账制度,提供预审票据等预先服务
在“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下,设立预审会计师。大多数高校会计师是教师,大多数非会计教师,教师不经常报告,加上不熟悉会计程序,往往影响会计效率。
因此,二级学院的秘书、办公室主任、预审员、预审材料是否齐全、领导是否签字等。其次,财务部门预审会计人员负责财务细则的宣传解释,收集整理员工提供的原始账单,检查程序是否齐全,是否允许项目资金收取,是否有预算,项目资金支付进度等。引导员工按时处理账单,避免聚在一起报销;加强报销材料准备的重要性,避免走弯路。实施预审会计制度可以使各类收支项目的收支规范、合理、凭证真实、核算准确,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前台会计经理的等待时间。(3)实施项目责任制,优化审批制度
科研经费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金额大,业务广泛,内容繁琐。高校可以在科研经费管理上实行项目责任制,优化财务审批制度。通过金融科研服务机构的参与和监督,将科研经费的审批权限适度下放给项目负责人,并将负责人的绩效考核与科研经费的使用挂钩。同时,学校科研财务等相关部门可以不定期对其科研项目和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将评估作为其年终绩效和明年科研项目申报的依据。这不仅可以减少上级管理部门的工作量,还可以缩短报销流程,提高报销效率,也是监督科研经费使用的有效手段。
(4)建立激励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工作能力是工作效率的重要体现。只有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会计人员的培养。一是提高财务人员的门槛要求,招聘具有专业理论和经验的会计从业人员,每年组织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适应政策变化;二是适当招聘专业计算机人员,改善团队知识结构,及时消除硬件和软件故障,确保会计流程的顺利进行;三是加强领导关注,财务审计是财务管理的切入点;四是建立内部激励制度。根据财务应用系统计算的总工作量,对财务基本工作量进行评估,对超额工作量给予额外奖励。增设党?T工作窗口,表彰优秀工作者。具体操作程序如下:①统计上一年度会计报销业务工作量,综合单项工作难度等相关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标准工作量和相应的激励系数;②可通过系统自动统计查看财务人员的实际工作量,即实际制单数量;③计算每日制单员的超工作量,即实际工作量减去标准工作量;④计算财务人员的超工作量奖金,即将超工作量乘以相应的激励系数。
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是财务报销,也是提高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关键。目前,财务报销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漏洞。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我们必须改变观念,不遵守规则,积极创新,加强财务知识学习,大大提高财务水平和专业素质,为创造更完善的会计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创建和谐校园。
- 上一篇:目前高校报账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高校财务内控体系发展的现状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