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发布日期:2023-09-06 浏览次数:
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增加税法课程教学课时
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税法课程一般在大三开设,这是合理的,因为之前已经开设了《财政学》、基础会计、会计实务等税法学习前期课程。税法课程课时设置为64小时,与基础会计课程课时数量相同,提高税法教学效果。同时,加强与税务会计的合作、税收筹划等税收相关课程的衔接。同时,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有必要建立财务管理专业的税收方向,提高税法相关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2.建设税务模拟实验室和企业实践,加强实践教学
以课堂教学为主的税法教学只能把税法变成枯燥的法律规定,学生容易厌学。同时,学生毕业后真的很难快速上手。为了提高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独立学院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学校需要建立专门的税务模拟实验室进行模拟教学。根据税收征管程序,安排学生扮演企业财务人员如何计算税收、申报纳税等角色,扮演税务部门的税务管理人员,如何审核企业的纳税信息。学生模拟实践后,教师进行教学总结,指出学生在实践中的错误。同时,税法教材课堂教学结束后,安排学生到企业财务涉税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税务局等部门实习,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独立学院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弱点。
3.及时跟进《税法》教材的选择
随着近年来税法的改革,随着税法的不断修订和完善,学校还需要及时更新税法教学,并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税收政策。税法教材更新最及时的教材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和注册税务师考试“税法1”和“税法2”,这两套教材相对困难,特别是与独立大学学生相比,这对税法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非常熟悉税法,同时采取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式。选择这两套教科书也有一定的好处,即课外辅导书更多,学生通过做更多的练习来加深对税法的理解和掌握。虽然选择这两套教科书在教学中很困难,但对学生掌握更新更准确的知识非常有帮助,对未来的就业和自学也很有帮助。
4.结论
通过对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时间少、教学实践环节缺乏、教材更新不及时等问题的分析,对税法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今后的税法教学要充分发挥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通过增加教学时间、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税法知识更新等方面提高财务管理专业税法教学效果。
- 上一篇:独立学院财务管理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