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前进”的内涵体系
发布日期:2023-07-27 浏览次数: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2008年“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研讨会”上指出,现代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企事业单位组织的“免疫系统”,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必须以“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为财务论文,积极探索以“事前审计为基础、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为保障”的审计方法,承担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责任。这为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定下了基调。高校审计部门作为现代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高校依法行政、监督的重要责任。目前,高校审计部门从事的业务工作大多是“事后审计”、“秋后算账”并没有体现出审计监督应有的作用论文的参考格式。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需要改变传统审计理念,改变以往的“我审计”模式,审计工作“前进”,树立“预防胜于纠正”的理念,提高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前瞻性,提出多角度、全面的建设性意见,为决策者提供更有力的财务论文支持,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好的监督和服务。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前进”的内涵体系
内部审计工作的“前进”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更加注重预防”要求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将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事中审计,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必然要求。因此,如何理解高校内部审计“前进”的内涵,本文认为可以结合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分析。
(1)从系统论的角度丰富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内涵。
一个系统是由各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个体集合形成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前进”是一项复杂而前瞻性的系统工程。首先,从系统所处的环境来看,动态系统必须与其系统环境有结构性的联系。刘家义审计长2008年3月提出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综合审计系统积极响应,许多审计创新理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这种审计转型趋势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前进”是实践审计“免疫系统”理念,促进审计工作转型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的必要途径。其次,从系统的完整性出发,审计人员必须从审计项目的各个方面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前进”进行系统、动态的研究和分析财务论文,包括:审计战略目标、影响审计项目的内外部关系、被审计部门内部控制度的相互作用等。
(2)从控制论的角度加强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前进”的监督。
控制理论是在信息交换过程中,原因和结果不断相互作用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控制。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必须包括三个要素:导向器、检测器和矫正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前进”相当于导向器和检测器,注重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预防和揭示功能。在高校内部审计过程中,当控制主体(审计人员)将获得的控制信息(审计证据)传达给被控对象(被审计项目或被审计部门)时,实际上起到了行为修正的作用,即相当于控制系统中的矫正器,也起到了审计“免疫系统”的抵抗作用。
(3)从信息论的角度,畅通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前进”渠道。
为了全面清楚地了解高校教育体系的经济收支、专项资金管理、教育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必须加强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在改进审计手段、提高审计效率的基础上,畅通高校内部审计所需的信息渠道财务论文,充分利用0A审计办公系统和AO审计现场实施系统对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联动审计,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的信息传输、信息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存储的动态高校内部审计路径。
- 上一篇:加强医院成本管理和控制
- 下一篇:高校内部审计“关口向前”的主要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