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涵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涵

发布日期:2023-07-19 浏览次数:

1、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涵
 
(1)会计电算化的动态性。会计电算化是将会计与计算机科学紧密结合,相互交叉,促进会计产业的长期发展。因此,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学科整合和创新发展的过程。然而,现实并不令人满意。目前开发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缺乏应用改革和创新,只是对手工工作过程的简单模仿,只是一个模拟系统。这些软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会计的管理和控制功能,而只能实现会计的改进,这当然不是电算化的最终目标。
 
(2)确立会计电算化的目标。会计电算化的最终工作目标是将企业的会计原理、会计方法与现代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改革完善过去手工会计的工作模式、处理过程和会计信息,建立以电算化为基本工作模式的会计信息系统。这个系统的建立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
 
二、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1)减少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电算化的实现使日常复杂的工作变得轻松快捷。我们根据要求的格式将所需的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可以有效地完成数据的处理、存储和检查,使会计人员的工作轻松快捷,因为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快、准确率高,使我们得到的信息更加准确及时。这不仅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劳动,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准确、及时地提供会计信息。电算化的实现使更多的会计信息能够得到更准确、更及时的处理,并能够利用网络快速传递给管理部门。企业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的最新经济形势,了解存在的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也能有效促进企业内部控制。
 
(3)促进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减少了员工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同时,由于行业的需要,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中。两者的有效结合,不仅及时更新了知识结构,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素质,通过会计电算化软件轻松实现了会计事务的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实现为企业财务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持,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为财务改革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