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单位会计制度下的内部控制问题
发布日期:2023-06-26 浏览次数:
1.新单位会计制度的优势
(1)资产方面突出了计价和入账管理。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科目的创新引入,有助于系统披露单位资产的整体变化,确保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效率,实施全面控制,使国有资产始终处于安全状态。(2)债务突出了分类管理的需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设立应缴国库款、应缴财政专户等科目。对于员工的工资,通过工资、地方津贴等科目进行详细说明,既能维护员工的个人利益,又能促进单位补贴核算措施的规范化。(3)细化收支,规范专项资金核算。财政补贴收入等单位收入过程中存在专项资金的,应当进行详细的会计工作。单位有事业单位支出和其他支出的,应当在“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下开展详细会计工作,实现专项资金。优化调整财务报表结构及其制度。在编制报表的过程中,应详细说明财务报表中的项目和填写方法,以披露单位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为各方提供有利的信息依据。
2.新单位会计制度下的内部控制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目前,仍有一些单位忽视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错误地认为内部控制对单位的发展影响不大,可有可无。正是由于对内部控制作用认识不足,单位人员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在工作过程中,单位负责人认为会计部门负责资金,会计人员负责支付和记账,无权干涉单位的重要决策和业务管理,无法及时掌握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只开展日常会计处理,严重阻碍了其监督管理作用,内部控制就像装饰一样。(2)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单位的会计工作比企业简单,但单位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与企业基本一致。因此,单位内部控制难以与会计工作有机匹配。由于单位会计水平不高,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存在的财务风险,会计实践操作随意性大,大多数会计缺乏应有的审计和监督权。虽然有些单位建立并实施了内部控制系统,但系统不够科学、全面,运行内部控制系统的目的只是处理上级检查,由于缺乏系统性,最终影响内部控制的综合作用,当违反纪律和法律的不良行为时,清楚地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忽视预防、控制,大大降低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3)内部控制人员缺乏职业技能和正确的职业态度。大多数单位内部控制人员对单位当前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新概念、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了解不够,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水平和专业能力,甚至非专业背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不能谈论。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实施热情不高,在实践工作中没有发挥分析、预测和控制作用,完全按照领导的意愿行事,工作态度较差。
- 上一篇:会计制度下的信息安全问题
- 下一篇:新单位会计制度下的内部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