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门设立会计集中核算中心
发布日期:2023-06-23 浏览次数:
预算会计只是公共机构会计的一部分,但它对制定政策和监督预算的实施至关重要。以下是“公共机构预算会计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预算会计又称拨款会计。用于跟踪和记录涉及财务拨款及其使用的经营事项,涵盖拨款、拨款分配、拨款增减变动、承诺、核实支出、支付阶段资金拨付等。会计集中核算是在单位预算管理制度、资金控制权和会计主体不变的前提下,取消事业单位现有的银行账户和会计岗位,只设立报销员,负责本单位财务数据的收集、传递和报销。财政部门设立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以下简称会计中心),在银行开立统一账户,重点开展会计、资金支付结算、会计档案管理和统一财务公开核算机制。
集中会计的必要性
(1)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工作效率的要求
会计集中会计实施后,机构会计业务纳入会计中心统一会计,会计中心选择高素质专职会计人员,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大大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确保信息真实、完整、及时、统一,同时提高各主体使用会计信息的效率。有利于公共机构做出科学的决策。
(2)加强财政资金治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要求
会计中心成立后,各机构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在会计中心单一账户上,有利于财政部门加强资金统一管理,加强管理部门对资金使用的监督,使资金调度更加灵活,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
(三)加强财政监督职能,减少违法行为要求
会计集中核算实施后,事业单位的每一项费用都必须经过会计中心的严格审核,不接受不合格票据,不报销不合理费用,果断拒绝支付超出范围和标准的违纪费用。这种监督制度必然会限制违规行为的发生,使资金的使用更加透明、科学,有利于我国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四)促进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治理的顺利实施
事业单位提出支付申请的依据是其预算指标。所有费用在单位审核的基础上,由会计中心审核;同时,政府采购资金由会计中心统一支付,资金直接到达供应商,消除了回扣等问题。在“收支两条线”治理方面,事业单位撤销了所有银行账户,各项事业性收费和处罚收入直接到达国库,实现了收缴分离和罚款分离。
- 上一篇: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顺利完成
- 下一篇:实施会计集中会计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