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要实现更加精细化的会计管理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高校财务管理要实现更加精细化的会计管理

发布日期:2023-06-19 浏览次数:

引言:
 
高校财务管理涉及高校整个运行体系,财务支持高校整个机制的运行和管理实施。自高校进入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阶段以来,高校财务管理需要建立全面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将财务管理纳入高校内部控制活动,实现“产业与金融一体化”,规范财务收支行为,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在此基础上,高校需要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积极寻求新的资金来源,将财务管理任务和目标融入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1、高校财务管理要求与环境变化
 
在现代市场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体系逐步改革创新,进一步确定高校法人地位,转变传统的单一财务管理模式。过去,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是辅助财政拨款资金的使用。高校财务管理的任务是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合理编制学校预算,严格规范整个财务流程的控制和管理,科学配置学校资源,节约资源,实现资金的高效利用,加强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基于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维护高校经济秩序,如实反映学校经济状况,实现半透明或透明的财务管理,动员教职工和学生依法监督。高校财务管理要在适应市场经济、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筹集和资金有效利用,提高高校财务管理能力和发展水平。根据社会对高校教育的要求,实现资金支持和财务监督,有效利用资金,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2、实现高校财务管理标准化和标准化的要求
 
随着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新时代高校财务管理应进一步推进高校财政体制改革,实现规范化、规范化的财务管理。
 
2.1实现财务收支标准化
 
根据高校不同部门资金使用方向和对象的不同,对部门预算和收支进行改革,明确各项财务管理程序的标准和制度。高校财务管理要制定明确的收入管理、资金配置和资金使用操作程序,减少财务资金运行程序,直接将资金支出和收入分开实施,实现财务收支标准化和程序化,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2实现会计管理制度化
 
目前,高校会计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使得会计集中核算难以实施,不利于各部门会计业务的集中核算。高校各部门的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标准存在一定差异。高校财务管理要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为会计提供健全的标准,满足会计集中核算的标准化要求。因此,高校财务管理效率和财务管理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会计制度的完善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因此,高校要加强资金使用的会计,实现财务收支和会计的程序化和标准化。
 
2.3加强财政监督
 
高校财务管理要实现更加精细化的会计管理,控制高校收支,设立专职会计师和各单位财务负责人,对资金使用进行多层次审计,将以往的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审计和事后随访,减少收支漏洞,提高财务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对于以往预算执行不严格、资产管理薄弱的问题,要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关注资金使用申请、预算审计和资金使用跟踪,减少超支和预支行为,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编制执行部门预算。高校还应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建立完善的学校固有资产和流动资产内部控制体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减少资金滥用和乱用,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