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占据中心地位
发布日期:2023-06-18 浏览次数:
一、传统企业财务管理与现代财务管理
(1)传统企业财务管理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一味注重企业盈利能力的最大化,而忽视了企业自身的风险。随着经济全球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在不断加强。为了在新的经济常态下保持企业的早期增长速度,抓住发展的主动权,企业必须考虑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将企业风险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协调能力。在计划经济政策下,企业领导者衡量企业管理是否完成国家指标,如果企业能按时完成国家指标,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相对完善,相反,如果企业未完成相关指标规定,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存在漏洞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这种市场环境的影响下,企业以国家指标为唯一追求的目标,只注重企业盈利能力的最大化,忽视企业自身发展面临的风险。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下,企业要重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从盈利能力最大化转向财务管理核心能力协调,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对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管理目标,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已经变得不切实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发展理念的企业至多可以实现暂时的发展,不能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基于这一现实,企业管理者必须对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进行新的审视。在经济体制改革下,我国经济政策已由计划经济调整为市场经济,市场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市场作为经济促进的无形手,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完善市场竞争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在当前经济政策的指导下,企业基本形成了权责明确、政府与企业分离的财务管理模式,形成了更具体、更可行的财务管理目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企业的经营风险,有效地解决了事务管理与会计之间的脱节问题。科学客观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做出正确市场决策、核算企业资产的重要保障。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1)财务管理的目标
从概念上讲,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意味着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多元化的目标,企业的收入仍然是财务管理的主导目标,但它不仅是为了实现企业收入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企业应更加关注企业收入增长的最大化,企业收入的最大化是一个静态指标,它只代表了企业当前阶段的收入情况,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追求收入增长的最大化反映了企业实现长期发展的战略要求,与收入增长水平的提高反映了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收入的可持续增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动力,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高水平要求。企业财务管理除了收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外,还包括各种财务能力之间的协调,协调企业财务能力,及时沟通企业财务问题,联系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有效的财务决策,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2)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无论是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占据中心地位,企业经营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主导目标,企业实现多大程度的经营目标决定了企业应采取的财务管理体系,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环境下,商品销售对市场需求和供给关系以及市场平均价格的波动更加敏感,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做出敏感反应,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决策,必须制定科学现代的财务管理体系,财务管理模式决定了企业效益增长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管理必须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财务管理是实现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保障。在新的经济常态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已经从以前的垂直转变为现在的平面。国外企业与国内企业、国内同类企业与不同类型企业的相互影响也在逐步增加。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为主导,是有效应对市场运作变化,解决财务管理与企业实践脱节的主要保障。
- 上一篇:新时期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实施建议
- 下一篇:企业建设和完善财务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