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发布日期:2023-06-18 浏览次数:
财务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高效有序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必然对企业的整体经营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财务管理目标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导向因素,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重要意义,也凸显了财务管理目标合理选择和定位的重要性。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目标的集中体现和深刻体现,决定着企业的行为模式,对整个企业管理活动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由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本身的确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考虑到企业环境的差异,不同行为主体基于内部经营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差异,在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上表现出盲目性,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活动,最终导致企业经营活动无法有序开展,给企业的长期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财务管理目定位对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财务管理目标,更常见的理论是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在接受理论审查和实践检验的过程中,各种观点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也促进了财务管理目标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1、利润最大化
资本是以追求利润为基础的,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不断盈利的过程。因此,利润最大化最直接地解释了企业存在的意义,这一目标赤裸裸地揭示了资本的盈利能力。在经济大发展时期,利润最大化自然反映了企业经营的基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的变化,其理论逻辑和实践效果的缺陷无疑暴露出来。首先,利润最大化忽略了实现利润的时间和资本的时间价值,使利润只表现为片面的数字,并不能真正反映企业及其所得利润的内在价值。其次,利润最大化完全不考虑行业差异,用相同的标准衡量不同的情况,未能反映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风险差异。第三,作为一个绝对数字,它不能反映企业的投入产出比例,也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效益。上述缺点的存在导致企业趋利性尤为明显,短视行为严重,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二、每股收益最大化
随着资本市场的全面发展和股份制企业的逐渐普及,每股收益的最大化逐渐发展为财务管理目标。每股收益作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财务指标,受到投资者和相关利益相关者的高度关注,投资者往往以每股收益的水平作为衡量企业质量的标准。由于上市公司的特殊属性,企业更注重利润最大化的指标因素。然而,每股收益最大化的目标并没有弥补利润最大化不考虑时间价值和相关风险的不足,其适用范围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三、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西方国家广泛接受的理论,是股东至上理论的集中体现。股东财富最大化是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同时,通过财务活动和经营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股东财富。该目标认为,企业所有者的权益在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决策中起着主导作用。股东财富最大化反映了资本和资本家利益保护的重要性。但由于资本市场发展程度不同,上市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没有得到全面发展。再加上经济体制差异的存在,股东财富最大化不能完全适应。
四、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在充分考虑资本时间价值、风险与报酬关系的基础上,强调企业在发展中应合理协调各方利益,通过最优财务战略和合理经营积累企业财富,优化企业总价值。该理论避免了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缺陷,解决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造成的利益不平衡的缺点。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核心方向是保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强调企业在不断增长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协调各方利益,实现相关利益相关者的平衡目标。由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合理性和全面性,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五、相关利益最大化
在多边合同关系总和的前提下,现代企业首先要考虑利益关系对企业发展的一系列影响。作为企业所有者,股东的权利和责任在企业中最为重要。同时,企业经营者、债权人、员工、客户和政府也成为企业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因此,利益最大化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起点。利益最大化是企业价值的进一步发展,扩大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将多方利益纳入财务管理目标的范围。目前,作为一个新的财务管理目标,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已经开始实施。
在上述观点中,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新的财务管理目标,并没有完全取代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性并没有减弱,对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质疑也不断出现。两者的比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两者在具体内容上反映了高度的一致性。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体内容的一致性为:(1)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平衡;(2)协调各方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3)关心企业职工的利益,创造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4)加强与债权人的联系,重大财务决策考虑债权人的相关利益,增强资本供应商的信任;(5)关注消费者,不断投资开发新产品,推出新产品,满足客户要求,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6)关心政府政策的变化,努力参与政府政策制定的相关活动。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具体内容与企业价值最大化基本一致。仅从这个角度来看,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转变只是名称的转变,并没有取得本质的创新和突破。
其次,关联方利益最大化的方向不是很明确,存在整体协调性差的缺陷。关联方利益最大化使企业财务管理更加细化和多样化。由于关联方的多样性和利益的矛盾,财务管理的重点更加复杂和混乱,取向不明确。关联方利益最大化的多样化外在表现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内在本质是一致的,主要是通过协调各方利益来实现企业的最大价值。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明确了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关注各方利益,不断实现和积累企业价值。关联方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关键是能够充分实现各方利益,但由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目标高度异质化,其偏好与方向不一致。因此,从根本上说,关联方利益最大化难以确保各方利益同时最大化。
第三,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可操作性较差。如何衡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及其实现程度是衡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否合理的重要因素。由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多样性和利益的多样性,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中包含的变量更加复杂,很难通过一定的标准或模型来量化。即使能够建立模型,由于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也会导致变量的异向变化,最终无法得出结论。因此,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难以量化,无法量化的财务目标难以用来指导实际的财务活动和企业管理活动。相对而言,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可以通过《未来报酬贴现法》来衡量。
综上所述,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相比,企业价值最大化更具优势。企业价值最大化体现了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考虑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具体内容及其整体和谐性,该目标注重股东利益的实现,同时结合资本时间价值和风险平衡理论,考虑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债权人、员工和政府的利益。企业财富增值时,各方利益增加,更有利于企业经营环境,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确保企业的稳定和长期发展。
- 上一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核心财务指标:利润
- 下一篇:新时期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