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_财务海南
欢迎访问财务海南!
0898-65859863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发布日期:2023-05-30 浏览次数:

国家高度重视会计工作,《会计法》正在依法有序修订,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政府会计制度、配套和衔接制度。随着单位管理决策的内在需求和政府和公众对单位履行职责的外部需求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越来越重视会计工作,会计人员感到鼓舞。但在此基础上,单位会计也存在各种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不重视会计、会计意识薄弱、规章制度不完善、会计人员专业能力差、会计质量低、重会计分析、预测管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单位应发挥主体作用,重视会计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引进和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提高会计质量,重视财务分析、财务预测和财务管理,推动单位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意义
 
(1)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和规模,进行会计分期付款,在会计主体持续运行的前提下,运用适当的会计方法,真实、完整、准确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或资本运作,是会计职能之一。主要是指对会计主体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的会计。
 
(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意义
 
首先,会计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对宏观经济的主要政策和判断经济形势进行分析、研究和管理,需要以会计等会计形式提供的数据为基础。其次,会计可以为单位的财务监督管理提供基本的数据支持,防止腐败欺诈,作为单位经济决策管理的助手,提高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最后,通过会计,形成财务报告数据和信息,满足财务信息用户的需要,做出自己的决策。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需要加强会计意识
 
长期以来,一些单位受传统思维惯性的影响,对会计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重业务、轻财务现象严重。他们认为财务是会计部门的事。会计部门只为单位的业务活动提供保障,只收钱、支付、记账。简单片面的理解导致不重视或轻视会计工作,不理解或支持会计工作,普遍重视资金预算分配,不重视会计。
 
(2)内部控制建设差,规章制度不完善
 
有的单位财务管理混乱,岗位不兼容,会计人员变动不交接清单签字,职责不明确;有的单位规章制度内容粗糙不完善,没有资金支出标准,没有会计方法,会计难以找到处理依据,不利于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会计人员不知所措,导致盲目会计,会计质量低;有的单位没有对会计工作进行全面、长期的规划设计,会计人员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时间长,不轮岗,不利于会计事业的发展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3)会计业务质量参差不齐,会计质量有待提高
 
单位会计人员会计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半途而废,专业能力差;有的会计业务背景薄弱,基本会计概念不懂,比如什么是权责发生制,什么是收付实现制,甚至什么是应收账款,什么是“会计语言”;有的具体会计要素理解不透彻,记录不当,导致会计信息扭曲;有的责任心不强,会计科目使用不当,随意转账;有的在往来科目中计算收支。
 
(四)会计基础工作不扎实
 
有的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扎实,有的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合法、不合规、不规范,如发票过期、发票要素不完整、错误;有的记账不及时,日清月结,造成资产流失等漏洞;有的符合标准的资产未登记增加固定资产,形成账外资产,账实不符;有的审批签字手续不完整,私自扩大范围和标准费用;有的证明附件不完整,文件不足;有些资产处置不符合规定和程序。
 
(五)监督管理不足
 
一般来说,大多数单位更注重会计,但对会计分析、预测、监督等管理会计重视不够,不善于处理单位管理的财务报告信息,没有发挥会计的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