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交易审计促进组织治理优化的路径
发布日期:2025-11-14 浏览次数:次
混合交易审计促进组织治理优化的路径
混合交易审计是交易审计和制度审计的双重审计。当然,它的起点是交易。通过交易审计,发现缺陷行为,然后跟踪行为原因,发现制度缺陷。在这种审计路径下,有两种审计发现:一种是缺陷行为,另一种是制度缺陷。优化组织治理有三个逻辑步骤:一是发现缺陷行为,二是发现制度缺陷,三是促进制度缺陷的整改。
发现缺陷行为是通过一定的审计程序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违规行为和缺陷行为,主要实施三个审计程序:一是风险评估程序,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相关情况,实施各种分析程序,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交易和交易的内部控制,确定下一个审计重点和审计策略,设计进一步的审计程序;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控制测试,确认限制相关交易内部控制的可靠性,为实质性审计程序的选择奠定基础;三是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范围和时间,实施这些审计程序,发现缺陷行为。
第二个逻辑步骤是通过缺陷行为来发现和报告系统缺陷。对于交易审计来说,发现缺陷行为后,就意味着审计工作基本结束。然而,对于混合交易审计来说,发现缺陷行为只是其目标之一。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找出缺陷行为的原因,找出制度缺陷。从某种意义上说,缺陷行为是审计人员寻找制度缺陷的线索。审计人员需要跟踪这一线索,在制度、机制和制度上找到缺陷。同样,对于发现的制度缺陷,也要进行等级划分,不同程度的缺陷制度需要不同层次的领导组织整改。因此,制度缺陷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一是性质分类,一般分为制度缺陷和制度整改,制度缺陷是外部相关主体制定的法律法规的缺陷,一般来说,审计单位无法纠正缺陷,需要向相关外部主体报告;二是等级分类,也称为内部控制缺陷识别,一般按定性标准或定量标准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缺陷等级不同,报告的领导层次也不同。
推进制度缺陷整改是第三个逻辑步骤。与制度审计路径类似,审计师可以跟踪整改过程和结果,并在整改过程中担任顾问。但由于这种审计路径通过缺陷行为跟踪制度缺陷,缺陷行为一般有直接责任人,更有利于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和处罚。通过对缺陷行为直接责任人的处理和处罚,可以发挥更多的处罚作用,有利于制度缺陷的整改。
以上分析了促进组织治理优化的两种审计路径。相比之下,系统审计可以更有效地发现系统缺陷,而混合交易审计通过缺陷行为跟踪系统缺陷,可能很难发现潜在的系统缺陷。然而,正是由于混合交易审计通过缺陷行为跟踪系统缺陷,因此该路径发现的系统缺陷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可以引起相关主体的注意。此外,由于缺陷行为的存在,直接责任人也可以处理和处罚缺陷行为,其处罚作用更大,有利于缺陷制度的整改。此外,在这种路径下,它本质上考虑了制度审计和具体行为审计两种审计主题,其审计目标也可以更广泛。因此,一般来说,这两种审计路径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一些权力变化因素来决定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