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发布日期:2025-09-14 浏览次数: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业务的缩写。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会计电算化逐渐从简单的单位自制软件发展到有计划的商业软件。目前,与国外相比,我国正处于实施和处理阶段,向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发展,并进一步向管理网络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复杂的工作。虽然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形势看好,但会计电算化工作中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1.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理解的局限性。许多单位的领导和相关个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仍有一些片面的理解。一方面,有些人认为会计电算化太早,实现会计电算化是编程过程,只是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是会计部门的责任等。另一方面,传统的会计理论也限制了一些人的头脑,有些人肤浅地认为“算盘”和“账本”是财务会计的工具。这些片面的理解给会计电算化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健康和顺利发展。
 
会计电算化的政策法规不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电算化政策法规的颁布是为了促进会计电算化,目前我国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阻碍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例如,一些涉及软件技术开发的具体细节不能起到促进作用。相反,它们抑制了软件的自我发展,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
 
2.会计电算化普及率普遍较低,企业管理信息技术的采用明显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目前,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企业总数不到20%,分布极不平衡。主要用于大中型企业,小企业很少;主要用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乡镇较少;发达地区企业较多,内地企业较少;管理水平先进的企业较多,管理水平落后的企业较少。
 
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一些使用“管理”或“决策”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中,由于管理环境或软件用户的知识和技能,企业应用会计软件的水平远远落后于会计软件本身的发展。许多会计软件功能齐全,但在企业实际使用中只能完成少量功能;会计信息系统使用不足。软件中的会计功能部分可以使用,但财务管理和决策分析功能部分的利用率很低。一些企业会计人员在运行会计软件时不知所措,只是放弃而不使用;仍使用手动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只作为辅助功能,或搁置。
 
3.会计电算技术的使用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在采用会计电算化手段的企业中,超过一半的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会计”金融软件,主要使用计算机而不是人工会计工作。其软件主要是部分软件公司早期开发的部门级会计信息系统,部分是自主开发的会计软件。使用“管理”和“决策”金融软件的企业较少,使用ERP的企业较少。这样,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并不能给企业管理带来实质性的改进。
 
会计电算化人才严重短缺。一方面,会计团队部分人员知识老化,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热情低,短期培训难以取得明显效果。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复合人才供应短缺,直接影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
 
4.金融软件的使用比较混乱。由于金融软件的开发没有实施统一的标准,加上单位使用的金融软件是从软件开发商购买的,甚至一些软件开发商也创造了自己的特点,结果使会计电算化使用的金融软件更加混乱,即同一行业不同单位使用的金融软件也不同。不同金融软件的数据接口和使用方法不同,导致报表汇总、数据查询和数据传输不便。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在一些会计电算化良好的国家,基本上通过行业会计协会制定统一的金融软件标准,甚至有些国家通过政府行政手段直接规定哪些行业必须使用哪些金融软件。这样,国家有关经济管理和监督部门就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进行财务检查、专用和专项资金使用分析,单位也可以利用网络及时传递财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