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对审计技术的影响

发布日期:2025-09-11 浏览次数:

一、对审计技术的影响
 
在手工会计的条件下,审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反向检查或抽查。审查一般采用审查、检查、分析、比较、调查和确认等方法。所有这些审查工作都是手动进行的。这是传统的手工审计方法。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审计对象发生了变化。如果仍然使用传统的手工系统审计技术,就不可能达到审计的目的。由于审计内容扩展到电算化系统程序、系统设计开发、数据文件和内部控制,迫使审计人员采用传统的审计技术,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使用日益先进的计算机审计软件处理单机、网络、多用户等工作平台下的会计软件。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另一个应用是,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可以提前在被审计的计算机系统中嵌入审计程序。这些程序可以进行审计监督,建立审计跟踪文件,记录符合规定条件的会计事项及其操作和处理的相关信息,以便审计人员在未来跟踪和跟踪。这些程序还可以执行一些特殊的审计功能。
 
二、对审计标准的影响
 
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人们建立了审计人员标准、现场审计标准、审计报告标准、职业道德标准、审计效果衡量标准、财务审计标准、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等一系列审计标准和标准。然而,由于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和审计技术手段的一系列变化,手工审计中制定的审计标准和审计准则难以适用。但是,电算化会计等特定工作环境中的新情况和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必须有一套新的审计标准和标准。在国外,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于1984年发布了《计算机处理对财务报表检查的影响》,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于1984年发布了《国际审计准则15》-《电子数据处理环境审计》、《国际审计准则16》-《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是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审计研究发布的一系列文件。在我国,由于经济立法往往是在经济事项全面发展之后,而计算机审计工作才刚刚起步,因此计算机审计的标准和标准并没有发布多少。如电算化审计人员培训考核标准、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审计标准及其内部控制审计标准、审计应用软件标准等。
 
三、对审计人员的影响
 
由于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处理的管理信息系统更为复杂,仅依靠审计人员过去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合格的。无论计算机审计发展到哪个阶段,无论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有多先进,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审计总是在机器上进行审计。在这项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仍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审计人员面临着更新知识的需要。他们不仅要有丰富的会计、财务、审计知识和技能,还要熟悉审计政策、法律依据等审计依据,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处理和管理技术;不仅要了解审计软件的操作方法,还要根据审计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时编写各种测试和审计程序模块。从长远来看,审计人员还应掌握适合各种场合的审计软件,建立自己的电算化审计系统。
 

上一篇: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下一篇:对审计内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