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发布日期:2025-09-01 浏览次数:次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会计电算化的固有特点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审计质量和水平。
(1)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完善审计法律制度建设
会计信息化必将导致新的审计制度和技术,审计工作的现状必须改变.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对现代审计的需求。审计界必须加强对审计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审计的性质以及由此决定的审计职能和任务。建立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审计理论,可用于解释和预测各种审计现象。同时,完善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审计标准,吸收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规范审计管理和审计行为,完善现行审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要求,建立适合外部公告的审计报告制度。
(2)虽然计算机审计并没有改变审计的目标和标准,但审计内容和线索在会计电算化实现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审计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也需要相应地改变。显然,在原审计标准和标准的基础上,应尽快建立一系列适应新情况的新审计标准和标准,规范计算机审计业务的发展,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由于计算机数据存储介质的磁性化和处理过程的自动化,减少了被审计系统可见的审计线索,比手工审计证据更容易死亡,经济犯罪更隐蔽,审计更困难和风险。显然,过去手工审计标准和标准的一些内容已经不适应,但新的程序标准和标准尚未出台,审计人员的整体水平也不高。他们经常苦于没有严格的程序可循,不得不凭经验展示自己的神奇力量。因此,在制定标准和标准时,要在考虑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大力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主管财政部门在评审会计软件时,应当同时规范和指定与之相匹配的审计软件。制定具体标准时,要注重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规范审计人员的资质、电算化审计过程、相关审计技术和证据收集。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电算化审计准则应逐步接近国际审计准则,使我国审计工作与国际审计工作协调一致,更好地服务于对外开放。制定新的衡量标准,不仅要对会计业务提出合法合理的标准,还要对会计系统本身提出一些易于操作的正确科学的衡量标准,使审计工作有章可循。
(3)为确保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系统处理和存储的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必须根据电算化系统的特点和固有风险建立新的内部控制系统。1.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会计软件正式使用时,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参与调整,制定岗位责任制,体现组织控制原则,即职权分离.有效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2.操作控制是一项重要的控制内容。为了防止使用计算机系统作弊,审计人员主要通过制定一套完整、严格、明确的操作规程来实现操作控制。3.管理和控制电算化会计档案。内部审计人员应重点审查和控制会计数据是否双重备份,异地存放,是否采取防磁、防火、防潮措施.并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会计档案保管期。(4)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以确认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此外,当一个会计电算化系统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时,比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要困难得多,而且要昂贵得多。因此,除了对投入使用后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外,还应提倡在电算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阶段,审计人员应提前和提前审计系统。在电算化系统的开发设计阶段,审计人员应参与系统的设计、调试、检验和验收,通过事前审计,尽快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审计角度审查系统的可审性和审计线索的设置,确保系统充分保留审计线索。在系统分析阶段,审计人员可以根据网络审计的特点,对系统提出审计要求,在系统中嵌入审计程序或建立审计子系统。此外,在数据分析方面,在现有审计软件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新的分析工具,这些工具将面向特定领域,如固定资产折旧审计工具和产品利润分析工具,并增加一些基于特定方法的分析工具,如账户分析、比较分析等。
(5)采用新的审计方法,掌握审计线索。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防止虚假账户、非法篡改程序等欺诈行为,采用新的审计方法,使用计算机对会计处理进行测试和检查。根据各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计算机网络审计。网络审计方法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输进行审计,通过审计线路检测财务部门计算机财务处理的全过程,随时检查处理账簿的正确性和合法性。其特点是不受时间限制,效率高,并保证了审计质量。2.重新处理方法。为了检查计算机数据处理结果是否正确,在审计人员的参与和监督下,重新处理原程序和数据,看是否与原结果一致。3.编程验证法。内部审计部门根据审计要求,根据会计处理流程设计编制适合被检查单位计算机会计处理过程检查的样本数据磁盘。只要审计人员打印或显示结果,经过分析,推断计算机会计处理程序是否准确合法,其特点是从计算机内部审计会计处理运行过程,防止非法篡改。为了有效审计电算化会计个体,在设计开发电算化会计系统时,必须注意审计需求,留下新的审计线索。如果要留下每一项经济业务的详细记录,不能只留下更新后的当前余额。一些系统中的临时存储文件将在一定时间后被删除。如果审计需要检查此文件,则应复制以进行搜索。
(6)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上预留审计数据接口。对于电算化会计系统,审计人员不仅要能够使用被审计系统本身的查询功能进行审查,还要使用自己编制的专用软件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系统进行审查。但由于被审计单位电算化系统的硬件不能统一,其软件更不能统一,可能是商业会计软件,也可能是自主开发的会计软件。系统的开发语言不一致,系统的复杂性可能与运行平台有很大的不同,这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例如,在开发过程中,一些系统未能为后续的审计工作预留合理的界面,使得审计程序难以有效地读取会计系统中的数据,无法达到审计目的。1998年5月,中国软件协会财务与企业管理分会发布了《中国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数据接口是不同软件之间交换数据的格式规范,通过接口实现,在审计软件与会计软件之间建立严格的接口,使会计系统数据通过接口通道快速流畅进入审计系统,可有效解决电算化审计系统的输入瓶颈,大大提高审计效率,简化软件设计工作,降低审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