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要素
发布日期:2025-08-20 浏览次数:次
会计要素又称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或会计对象要素。关于会计要素的含义,中国会计界是从会计对象或会计内容,即会计对象来定义的。一般认为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会计经济活动内容的基本分类,也是会计报表的基本组成部分。仅仅认为会计要素是财务报表要素是有偏见的。我国现行预算会计确立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个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表由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三个要素构成,也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和支出构建了收入支出表,因此也称为收入支出表要素。以下是关于预算会计要素的讨论。
资产负债表要素
在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净资产三个要素中,资产负债是组织(企业、非营利组织、金融、行政、事业单位)共同的会计要素,净资产在预算会计中独特。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式是:资产=负债+净资产。在预算会计中,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企业会计中称为所有者权益)有三个不同于企业会计的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通常不使用企业会计常用的“拥有或控制”确认标准,而是使用“占用或使用”来确认资产。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具有免费使用、非经营性或非营利性(除附属企业和纳入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外),特别是行政单位的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通常由政府直接提供,而不是由行政单位的业务收入购买。
二是预算会计中的资产有限性和非限制性。资产的限制是指资产提供者(包括拨款人和赠与人)对提供的资产的一定限制。拨款人和赠与人通常通过法律法规、行政命令或协议对其提供的资产进行附加限制,接受资产的非营利组织必须遵守。从时间的角度来看,限制可以分为暂时限制和永久限制。相应地,其他资产可以归类为非限制性资产。资产的限制是非营利组织不同于营利组织的一个独特方面。
第三,非营利组织的负债主要表现为流动负债。例如,总预算会计的负债主要表现为高信用国债、金融周转融资形成的流动负债,以及系统结算形成的流动负债;由于国家规定行政机构不得通过发行债券筹集长期资金,银行一般只提供短期贷款,基本上很少提供长期付款,因此行政机构的负债主要是流动负债。因此,非营利组织基本上没有资本结构问题和杠杆问题,但这是商业组织-企业必须考虑的盈利目的。
第四,预算会计中资产与负债的差额称为“净资产”,与国际使用一致。企业会计的相对概念是“所有者权益”,是各类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同时,它也是一个与债权人权益相关的概念,共同构成了“权益”的概念。显然,预算会计中的差额没有上述明确的所有者权益特征。因此,在预算会计中使用“净资产”来区分企业会计的“所有者权益”是非常必要和合适的。
具体而言,与企业所有者权益相比,非营利组织的净资产要素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非营利组织没有真正的所有者,其净资产不反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2、投资者,如拨款人、捐款人,是非营利组织净资产名义上的所有者。他们不需要出售、转让或索赔他们提供的资金,也不需要通过他们提供的资金获得经济利益。
3、事实上,非营利组织客观上并不能为其资本提供者带来经济利益,因为它们不以营利为目的。
4、事实上,一些非营利组织的资本提供者通常对其提供的资本的使用和维护有一些限制,即非营利组织的一些净资产有限制。与资产的限制一样,净资产的限制也可以分为暂时限制和永久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