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营造管理会计应用的企业支持环境
发布日期:2025-07-29 浏览次数:次
铁路企业较早实践了管理会计的部分职能和方法,如原铁路部自1989年起采用量利分析;1998年推进清算方法改革,模拟铁路部与铁路局之间的区域运价,采用运营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对不同铁路局实施不同单价;2002年,根据财政部要求进行综合预算管理。管理会计相关技术方法的应用,在提高铁路企业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综合预算管理的应用,已成为铁路企业协调企业资源、促进规划和过程控制的重要起点。近年来,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和管理精细化要求的提高,铁路企业积极探索机制转型和方法创新,通过信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率。例如,为了反映分产品(分线)的经营效率,总公司积极实施小型会计单位和分线成本会计;为了及时掌握经营情况,制定和实施月度经济活动分析制度;为了鼓励增加收入、节约支出和效率,制定和实施与经济效益相关的工资总额;另一个例子是,为了能够集中管理和提供全球业务信息,S局在财务部设立了新的业务分析部门,通过分析全球业务活动,诊断业务问题,指导生产实践,从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调整中创新决策参考和工作机制。同时,通过综合预算管理系统、成本管理(定额)系统、投资管理系统、资本监控系统、电子密钥数字加密认证系统、材料采购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信息处理能力。
随着铁路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管理改进的需要,企业管理对会计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管理会计的实施具有及时性和必要性,加上铁路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良好基础,管理会计的实施是可行的。为促进管理会计在铁路企业中的应用,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应达到以下七点。
一、积极营造管理会计应用的企业支持环境
管理会计侧重于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依附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应用环境。首先,企业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将管理会计工作纳入本单位总体规划,积极稳步推进;其次,为有效推进管理会计创造支持体系,如机构设置、运行机制保障、人才队伍建设、信息载体建设、全员意识培养等,从机构、制度、人才、工具等方面建立健全应用环境,明确集中管理部门和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为管理会计应用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在前期实施中,可以参考美国在一定规模企业的经营部门(如生产销售)设立管理会计岗位的做法,方便管理会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构建管理会计报告制度
管理会计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以业务数据(包括财务和非财务)为主要内容,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提供相关信息支持的管理信息系统。因此,管理会计报告系统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供信息载体,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及时、相关、实用的有效信息,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在报告系统设计中,根据管理会计的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功能,将管理会计报告系统设计为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和责任评价报告。具体报告构成如图1所示。图1 管理会计报告制度
铁路企业应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化规划,做好组织和资源保障工作,通过现有系统的新建、整合和改造,促进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
三、完善预算管理规划和控制职能
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管理会计的工具,在资源整体规划和规划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铁路企业短期和长期预算管理、业务和财务预算未能有效衔接,预算指标制定不合理,预算执行结果考核不严格,需要改进以下五个方面:
1.在编制预算时,必须注意与企业的战略规划一致,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和预测编制预算,确保企业的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和预算目标一致。
2.科学合理地制定预算指标体系,促进现场现实基础工作的实施,制定预算定额体系,根据生产经营变化及时动态调整。
3.必须制定预算执行协调机制,确保企业、部门和个人围绕共同目标履行职责,确保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的协调。
4.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预算分析和预警反馈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和预算目标差距分析,揭示企业经营风险,制定和调整反馈经营目标。
5.落实预算管理责任,落实预算执行结果激励考核制度。通过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进一步发挥预算管理协调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发挥预算管理的管理会计规划和控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