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发布日期:2025-07-29 浏览次数:次
一、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概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事业单位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在现代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环境中,事业单位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巩固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水平。管理会计是一个与传统会计分离的会计分支,与财务会计并列。管理会计的应用可以方便地为事业单位管理者提供准确的内部管理信息,更有利于管理者科学管理单位内部。事业单位要完善和创新财政监督机制,通过引进和发展管理会计,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提高国家财政治理能力和财政资金使用水平。但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等原因,管理会计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和进步,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我国目前的重要工作是加强对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分析,加快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应用。
二、事业单位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1.管理理论与管理应用研究滞后
由于管理会计传入中国较晚,理论界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并不多,如何在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研究也很少。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应用中,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无法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管理会计的实施中无法顺利发挥其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作用,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提高效率和效果的作用,不能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2.内部信息与市场信息不同步
管理会计不仅要局限于内部信息的管理和控制,还要适当收集和探索市场信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应学会将内部信息与市场信息相结合,这就要求从事管理会计的人员合理控制和管理内外部信息。在事业单位中,管理会计工作主要是向管理者提供事业单位内部信息,而忽视了对市场信息的重视,使得管理者无法更全面地管理单位,无法准确及时地将市场信息与单位内部信息进行比较,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发展进步。
3.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内部控制是管理会计制度的内部基础,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为公共机构的管理会计制度提供制度保障、控制制度、良好的内部沟通环境和风险控制制度。但目前许多公共机构内部控制建设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机构、缺乏专门内部控制机构、无人统一领导指挥、采购管理松弛、审批松懈、资产管理不完善、采购计划不明确、资产管理丢失等。此外,还存在预算控制不力、缺乏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等问题。
4.管理会计人才队伍薄弱
首先,从事管理会计的专业人员专业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当前事业单位对管理会计的要求。管理会计主要用于企业生产管理,事业单位应用较少。因此,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对管理会计相对陌生,缺乏管理会计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其次,对事业单位从事管理会计的员工的思想认识存在误解。在传统观念的误导下,负责管理会计的员工往往忽视了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作用,导致管理会计未能在事业单位得到广泛推广和快速发展。而且,从事管理会计的工作人员很难得到认可,这大大降低了他们对工作的热情,逐渐误解为管理会计对事业单位的影响不大。最后,事业单位内部就业机制相对僵化,使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不高,缺乏学习管理会计的动力。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年龄较大,思想老化,互联网操作能力差,对新会计方法和工具存在抵制,客观上为管理会计的实施和推广增加了障碍。
5.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落后
首先,决策数据的获取主要是手工获取的。结算和决策过程所需的数据主要是通过手工或访问数据库数据获取的。决策模型的运行基本处于手动运行状态,缺乏大数据支持。其次,工具是单一的。简单的财务分析和决策模型建立主要应用于电子表格软件和统计软件。决策所需的数据不能与会计或其他信息系统共享。决策过程依靠用户建立管理模型来实现,决策过程的科学性和决策结果的有效性无法确定。硬件平台主要是单机或小型局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