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新经济对传统经济企业统计工作的挑战

发布日期:2025-05-18 浏览次数:

新经济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知识要素为驱动力,以网络为基本生产工具的新型社会生产方式。它正在迅速冲击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新经济时代企业的重要特点是信息基础化、知识经济化、管理网络化、经济全球化。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信息收集、加工和分析工具的统计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企业统计如何迎接挑战,抓住创新发展的机遇,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简单的看法。
 
新经济对传统经济企业统计工作的挑战
 
1.统计概念的挑战——概念落后,服务对象不明
 
长期以来,人们对企业统计活动的服务对象和工作重点的理解存在误解和盲点。他们认为统计工作是完成国家统计部门布置的统计报表,很少考虑服务于企业自身的管理。企业统计工作就是吃企业的饭,做国家的事。企业统计人员只是被动地填写各种报表,更不用说利用先进的统计手段对统计数据进行深加工,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统计工作对企业没有任何作用,处于可有可无但必须应对上级尴尬的境地。
 
2.统计内容挑战-内容狭窄,指标系统功能单一片面
 
受传统统统计思想的影响,企业统计内容仅限于企业内部物质生产活动的统计,如产值、产量、品种、消费、生产劳动效率等,指标体系只注重有形产品的计量,缺乏价值、投入产出、资本利用等反映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定量分析,存在统计狭窄、统计指标片面的缺陷。事实上,企业统计只涉及计划检查和事后反映,未能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经营状况。企业定量控制、检查、监控、预警和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意见的整体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这种内容狭窄、指标老化、功能不足的企业统计与新经济的开放性、信息性和知识特征有很大的不同。
 
3.统计手段挑战-统计方法单一,统计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企业统计调查方法主要是统计报表,其他统计调查方法很少,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及时调查、准确反映、及时分析,企业管理决策所需信息难以准确及时提供,影响决策及时性,进而影响企业统计形象和地位。
 
在统计技术的应用方面,由于企业对信息建设的投资不足,加上对统计工作的思想蔑视,许多企业的统计技术仍然非常落后,有些企业仍处于原始的手工操作阶段。这些企业的统计工作没有配备特殊的计算机和分析软件。从数据收集、整理到数据分析,统计工作依赖于“笔、纸、算盘或计算器”,统计质量和效率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