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新旧经济体的利益关系
发布日期:2025-05-02 浏览次数:次
目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必须调整其金融战略,这是深入、复杂和必要的。因此,国际金融监管的内容、规则、策略、程序和效率需要相应调整。发达国家注重世界金融监管战略的改革,当然,出发点不能与自己的国家利益分开。然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框架设计必须基于全球模式和视野,因为只有在全球视野下,新旧经济的利益、严格与松散的平衡、内外安全的合作才能得到协调。世界金融监管应审时度势进行改革,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和功能差异,无论世界发展趋势如何,都是专横的;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任何盲目屈服,无论自身发展需要,都将成为危机的不公正领导者。国际金融监管的矛盾无处不在。
调整新旧经济体的利益关系
改革意味着利益的再分配,旧格局的破坏和新格局的建立。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面临着深刻的教训,即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造成风险和危机分摊,被动支付发达国家引发的金融危机;新兴经济体也面临着与发达国家争取自身权益,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的调解和斗争。可以预测,经过一场博弈,新旧经济体的利益关系将面临新的调整,新的格局将出现。面对经济全球化,每个国家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必须争夺发言权、制定规则和参与权。
由于新兴市场的发展,国际金融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发达国家的银行业被新经济体创造的市场繁荣所吸引,不断与这些经济活动建立联系,不断向这些地区扩大金融触角;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新兴经济体也积极适应发达国家建立的规则体系,加快改革步伐,开放生活,放松管制,为经济交流开绿灯。这种频繁的沟通和渗透使发达国家不再忽视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银行业中的重要地位。新兴经济体的声音和需求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和重要。
国际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金砖国家”,深深感受到,建立兼顾各方利益的国际金融中心势在必行,也迫在眉睫。俄中贸易活动频繁,寻求与人民币的贸易结算;巴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在新格局中呈上升趋势;印度以其产业优势和人力优势雄心勃勃,勇往直前。中国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将使中国同时拥有香港和上海两个国际金融中心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中国金融创新改革的尝试也将影响世界,对未来新格局的建立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美国不愿意让自己占据主导地位;欧洲渴望建立国际金融统一,扩大其权力和影响力;新兴国家集团也希望建立国际金融统一,扩大其影响力,保护其资源和货币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披露、安全预警和联合干预在开放和交流的世界经济活动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新一轮调整中,作为新兴经济体,必须维护自身权力,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进一步增强在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中的发言权和参与权,长期以来主要发达国家主导国际金融体系,发展中国家只能跟随旧格局。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政策的制定,提升二十国集团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参与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能力;作为发达国家,也要有超越自身利益的视野,综合考虑世界经济发展形势,采取更加合作的态度和精神,平衡新旧经济体的利益,为世界金融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