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融资风险
发布日期:2025-04-26 浏览次数:次
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可转换债券)是指发行人按照法定程序发行的公司债券,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转换为股票(通常是普通股)。它是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证券市场诞生的一种金融衍生工具,是公司债券与股票的融合与创新,具有债券和股票期权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它具有公司债券的一般特征,持有人可以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和到期收回本金的权利;另一方面,它具有股票期权的性质,投资者在购买“可转换债券”的同时,也有权在一定时间内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胜票。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融资风险
任何金融衍生品都必须伴随着风险,而“可转换债券”也不例外。发行企业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不仅要看到“可转换债券”融资优势的一面,而且要忽视它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对于“可转换债券”发行企业,使用“可转换债券”融资存在以下风险:
首先是可转换债券发行失败的风险。虽然“可转换债券”对投资者很有吸引力,但投资“可转换债券”,特别是未上市国有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债券”也有很大的风险。一是“可转换债券”利率远低于同期普通公司债券利率和银行存款利率,投资者利息收益相当低;第二,如果未来股票市场价格低于转换价格,投资者将遭受转换损失;第三,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未上市企业没有上市公司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可转换债券”投资者与发行企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第四,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未上市企业未来能否上市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些风险的存在使投资者在投资“可转换债券”之前保持谨慎,从而导致“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失败。目前,我国一级证券市场异常火爆。从已发行的三项“可转换债券”来看,投资者交易非常热情,可转换债券发行失败的风险似乎不存在。然而,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投资者越来越成熟和理性,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二是股票上市失败的风险。这是针对未上市的重点国有企业。未上市的重点国有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从发行到股票上市有一定的时间隔。在此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利于企业的情况,导致其股票无法按计划上市。一是企业未能真正进行股份制改造,不能满足股票上市条件;二是国内外经济形势突变,经营环境恶劣,财务状况恶化,使股票无法上市;三是企业因各种原因未能申请股票发行额度,导致股票上市失败。股票未按计划上市的后果非常严重。一方面,投资者因转换权不能行使,预期转换利益不能获得而遭受损失;另一方面,发行企业的债务不能按计划转换为股权,会造成债务负担过重、资本结构不平衡、财务风险增加等不良后果,甚至导致企业重组破产。此外,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实际上意味着对投资者股票上市的承诺。如今,承诺无法兑现,将严重损害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再次是“可转债”转换失败的风险。“可转换债券”发行后,发行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比例增加,股权资本比例相对下降。如果未来“可转换债券”在约定期限内顺利转换,报告与股权资本的比例将发生相反的变化。从长远来看,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最终目的是转换债券筹集股权资本,因此“可转换债券”的股权特征大于债务特征。但有以下因素会影响企业转股计划的成功。首先,在“可转换债券”转换期间,企业股票市场价格继续低迷或小幅上涨,股票价格低于转换价格。为了避免损失,投资者不愿行使转换权,然后就会出现“迟钝的可转换债券”。“呆滞”债券的存在使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比例居高不下,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股价和信用评级下降,导致未来融资成本增加,经营困难增加,被迫重组,甚至兼并或破产,成本巨大。第二,当企业经营不善,股票市场价格远低于转换价格时,投资者不仅不选择转换,而且根据“可转换债券”发行合同规定的回售条款将债券回售给企业,使企业在短期内不得不支付巨额债券本息。此时,如果企业现金存量不足,将面临支付困难,陷入困境。第三,在转换期内,企业股票市场价格继续上涨,涨幅高于转换价格。此时,投资者预计股价将继续走强,不愿行使转换权,这将给企业造成损失。股价越高,企业可能遭受的损失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最好直接发行普通公司债券筹资。此时发行普通股,用所得资金赎回债券,筹集的资金量必然会更多。此外,如果企业根据“可转换债券”发行合同中的赎回条款以现金赎回“可转换债券”,可能会导致企业资本周转困难。